奉天殿进元史

诏预编摩辱主知,布衣亦得拜龙墀。
书成一代存殷鉴,朝列千官备汉仪。
漏尽秋城催仗早,烛明春殿卷帘迟。
时清机务应多暇,阁下从容幸一披。

作品评述

《奉天殿进元史》是明代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奉天殿进元史,
朝代明代,作者高启。
诏预编摩辱主知,
布衣亦得拜龙墀。
书成一代存殷鉴,
朝列千官备汉仪。
漏尽秋城催仗早,
烛明春殿卷帘迟。
时清机务应多暇,
阁下从容幸一披。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明代时期,高启作为一位普通百姓,却有机会进入奉天殿向皇帝进献编写好的历史书籍。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的尊敬和对历史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朝廷的庄严和仪式感。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和朝廷的热爱和敬仰之情。首句“奉天殿进元史”,直接点明了诗词的主题,表达了作者进入奉天殿向皇帝进献历史书籍的场景。接下来的两句“诏预编摩辱主知,布衣亦得拜龙墀”,表达了即使是身份卑微的布衣,也有机会接近皇帝,向他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贡献。

接下来的两句“书成一代存殷鉴,朝列千官备汉仪”,强调了历史的重要性和对后世的启示。历史书籍的完成不仅是对过去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指引。最后两句“漏尽秋城催仗早,烛明春殿卷帘迟,时清机务应多暇,阁下从容幸一披”,描绘了朝廷的繁忙和庄严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的感激之情。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和朝廷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皇帝的感激和对历史的重视。这首诗词既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朝廷仪式的描绘,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诗词推荐

小院朱阑几曲,重城画鼓三通。更看微月转光风。归去香云入梦。翠袖争浮大白,皂罗半插斜红。灯花零落酒花秾。妙语一时飞动。

秋来春去雁宾熟,秋去春来燕子忙。寒暑自分人事信,不须禽类互炎凉。

不写桃符换旧诗,辛盘竹爆付儿嬉。山深未见新年历,只记梅花春早迟。

翠微峭拔倚天表,半轮月照桂江小。岩头黄乌栖高枝,一声啼破千山小。

潋潋烟波带月华,渡头江迥两三家。细倾社翁鹅儿酒,洪听山村杨白花。

鳞鳞池面水初生,萍底青蛙自在鸣。谁使幽庭当鼓吹,雨余时听作新声。

去路馀千里,行行雪洒衣。诸峰何日别,一锡犯寒归。夜宿谁闻磬,晨斋自采薇。遥知到禅宇,猿鸟共开扉。

邻翁种瓜时,翠蔓不忍触。提携落吾手,割裂亦甚酷。相如方渴时,想见价金玉。沉浮及桃李,一世谩貂续。注泉挹甘寒,落蒂验香熟。精神发良夜,清坐定更仆。无使妨盘餐,开端自醽醁。

涓选休成,祖考是享。夙夜专精,求诸惚恍。洋洋在上,惟神之仰。鬯矣清明,应之如乡。

胜地来休沐,山程懒忌前。草堂新杜曲,诗格旧临川。客乘千珠履,翁琴百涧泉。参寻幽路滑,空想石头禅。

冰壶影裹集朋从,三雅同倾共一中。相与文楸看飞雹,不须舞袖觅惊鸿。云边鸟道古来寺,烟际渔舟何处翁。竟日追欢难卜夜,只缘身在省墙东。

素怀绕列岫,乃家台山麓。人境两俱绝,事物济所欲。芳醪澈琖白,茗饮瀹溪绿。对客调玉轸,清风入梧竹。

方塘纳霁景,一碧共晴寒。微波坐来息,人意亦平宽。

无论南北与西东,名利牵人处处同。枕上事仍多马上,山中心更甚关中。川原晚结阴沈气,草树秋生索漠风。百岁此身如且健,大家闲作卧云翁。

南朝徐庾流,洛下忆同游。酒采闲坊菊,山登远寺楼。相思劳寄梦,偶别已经秋。还被青青桂,催君不自由。

俗氛妨人选胜,危坐待归啜茶。听渠说山说水,撩我清梦还家。

伯起雄豪世莫偕,官高禄重富于财。田從汶上天出生,堂自明州地架来。十双画船风破浪,两行红粉夜传杯。自怜憔悴东邻叟,草舍茅檐真可咍。

稚子山妻伴老翁,重阳寻遍菊花丛。明年把酒知何处,却忆高亭是梦中。

十万貔貅士,旌旗晋水阳。元戎倚耆硕,别乘选才良。秀直寒松节,精明利剑芒。知君留滞久,从此欲腾骧。

已是年时欲雪天,谁回冷落作芳妍。极知品在群葩上,忽与梅争一着先。颜色依然香墨重,花头不减暮春圆。人言桃李多如此,有底能移造化权。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