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行桥

枯槎浸清溪,飘飘野云度。
徘徊复徘徊,捻髭未成句。

作品评述

《意行桥》是宋代诗人叶茵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枯槎浸清溪,
飘飘野云度。
徘徊复徘徊,
捻髭未成句。

诗意:
这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描绘枯槎浸在清澈的溪水中,野云飘荡的景象,以及作者迟疑徘徊、思绪未能凝聚成句子的心境,表达了一种迷茫、犹豫的情感状态。

赏析:
《意行桥》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描写,呈现出一幅清幽恬静的自然景象。枯槎浸在清溪之中,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一种与自然融合的状态,溪水的清澈与槎木的枯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

诗中的"飘飘野云度"一句,表达了野云在空中飘浮、流转不定的景象,与作者内心的徘徊不决相呼应。这种意象的运用,使诗词增添了一丝飘逸之感,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思绪不定、迷茫的情感。

最后两句"徘徊复徘徊,捻髭未成句",通过反复出现的"徘徊"一词,强调了作者内心的犹豫与迟疑。"捻髭未成句"的形象描写,暗示了作者的思绪尚未形成完整的句子,折射出作者在创作中的困惑和不确定。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和思考过程,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作者的情感与外部环境相结合,展现了一种微妙的心境和意境。

作者介绍

叶茵(一一九九?~?)(生年据本集卷三《己酉生日敬次靖节先生拟挽歌辞三首》、《既次韵或非之作解嘲》“衰龄踰五十”推算),字景文,笠泽(今江苏苏州)人。曾出仕,“十年不调”(本集卷二《参选有感》),退居邑同里镇,筑顺适堂,以杜甫诗“洗然顺所适”得名。与陈起等有唱酬。有《顺适堂吟稿》五卷。事见清同治《苏州府志》卷四八。 叶茵诗,以清顾氏读画斋刊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影宋钞本(简称汲古阁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竹意吾为谁,山曰子非我。未知回孰贤,自赞午也可。

相去祁阳五里余,撼山为谷断为鸡。河南刺史老文学,石上真□健笔题。风月满堂无地着,云烟半壁与天齐。英雄说着唐朝事,泪溅长安蜀道西。

七诫妇罕全者,四穷鳏居一焉。嗟余抱终身恨,与子结来生缘。

爱此潺湲任溅衣,独寻幽石坐多时。日斜徒御应相笑,底事教公上马迟。

家贫不自给,求禄为荒年。调补无高位,卑栖屈此贤。江山欲霜雪,吴楚接风烟。相去诚非远,离心亦渺然。

山色醉痕边,溪声客枕前。山溪元自旧,人已别经年。

怀不展兮居无聊,默谇语兮浩长谣。写我心兮登彼高,陟万仞兮扪九霄。命清风兮披浮云,瞰四荒兮视天垠。大海荡潏兮潜龙鲲,吐吞日月兮制明昏。酝酿元气兮函星辰,羽载四海兮芥浮坤。四岳列峙兮嵩中蹲,牵连脉络兮子复孙。草蔓木布兮升降如朋,障南蔽北兮东散西分。如掌列块兮盘

秦人占得桃源地。说道花深堪避世。桃花湾内岂无花,吕政马来拦不住。明朝与子穿花去。去看霜蹄剜石处。茫茫秦事是耶非,万一问花花解语。

此地多虚旷,飘然欲御风。双凫疑到阙,一鸟似翔空。本是仙家事,元非幻术功。金丹成就日,白昼自飞冲。

湖壖此兴磑,许俗见仍稀。激射聊因势,回环岂息机。水如岩下过,人悟雪中归。坐想韩夫子,心应不道非。

上苑繁霜降,骚人起恨初。白云深陋巷,衰草遍闲居。暮色秋烟重,寒声牖叶虚。潘生秋思苦,陶令世情疏。已制归田赋,犹陈谏猎书。不知青琐客,投分竟何如。

身口意清净,是名佛出世。身口意不净,是名佛灭度。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黄河冰厚马横行,朔气棱棱古铁明。恨杀夜来风雪紧,匈奴逃出受降城。

来日一身,携粮负薪。道长食尽,苦口焦唇。今日醉饱,乐过千春。仙人相存,诱我远学。海陵三山,陆憩五岳。乘龙上三天,飞目瞻两角。授以神药,金丹满握。蟪蛄蒙恩,深愧短促。思填东海,强衔一木。道重天地,轩师广成。蝉翼九五,以求长生。下士大笑,如苍蝇声。

杯水得风犹渺然,况兹章贡远连天。一穷坐我靡他问,下水宁闻劳挽牵。

十年不到吴溪上,闻道禅龛更斩新。得见山中此松老,后来谁是住庵人。

瀑布岩东转画旗,拂云穿石上霏微。抱溪修竹通千个,夹道乔松过十围。檐外一潭泓翠碧,窗间万斛溅珠玑。使群不用笙歌拥,漱玉声中岸帻归。

云物当楼俨列陈,微阳在水映杯新。久同穷鸟依寒木,休问群魔塞要津。氛祲不开迷故国,斧斤所赦托遗民。只成阅世加餐饭,痴抱犹期岳降申。

禅榻相逢六载前,当时驽力尚堪鞭。继更烟瘴为形役,遍历风涛不意全。思旧仙游嗟已远,老躯痿废抑谁怜。而今莫问人间事,得正狐丘是甚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