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别家

自笑儒生著战袍,书斋壁上挂弓刀。
如今便是征人妇,好织回文寄窦滔。

作品评述

《从军别家》
自笑儒生著战袍,
书斋壁上挂弓刀。
如今便是征人妇,
好织回文寄窦滔。

译文:
我自己嘲笑着儒生穿战袍,
书斋的墙壁上挂着弓和刀。
如今我已成为征战之人的妻,
愿用织锦之文寄给窦滔。

诗意: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儒生决心从军出征的故事。诗人自嘲自己作为一个读书人,却穿上了军装,挂起了武器。他对自己的转变感到惊讶,但却无悔地决定投身战争。他将儒家文化中美好的回文织锦之法用来表达自己对妻子的思念。

赏析: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儒生穿战袍和书斋挂弓刀进行对比,突显了诗人身份的转变。儒生象征着读书、思辨和文化,而战袍、弓刀象征着军队和战争。诗人通过挂弓刀来表示自己从儒生转变为征战之人的战斗精神和决心。

最后两句诗描述了诗人对妻子的思念和祝福。回文寄给窦滔象征着诗人想要将自己的思念和祝福通过织锦之文传递给丈夫。整首诗词流畅自然,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了诗人对战争的渴望和对妻子的情感,展示了士人的豪情和家国情怀。

作者介绍

窦巩,字友封,登元和进士。累辟幕府,入拜侍御史,转司勋员外、刑部郎中。元稹观察淛东,奏为副使,又从镇武昌,归京师卒。巩雅裕,有名于时。平居与人言,若不出口,世称嗫嚅翁。白居易编次往还诗尤长者,号《元白往还集》,巩亦与焉。诗三十九首。

诗词推荐

九八般般洽协。普遍尽归调燮。处处见光辉,灿灿尤增炜烨。相接。相接。长出瑶枝玉叶。

柴门虽设不曾开,俗面向人三寸埃。却是前溪双白鹭,门关不住又飞来。

陌上箫声寒食近。雨过园林,花气浮芳润。千里斜阳钟欲暝。凭高望断南楼信。海角天涯行略尽。三十年间,无处无遗恨。天若有情终欲问。忍教霜点相思鬓。

千载吾家得郑君,至今情义蔼于春。向人心事缁衣武,伴我躬耕谷口真。父老尚谈宣幕事,世科元是探花人。朱庭玉色浑相似,曾向冰绡织寿神。

芒芒草色木方枯,泱泱乾坤气又嘘。凋岁似吾华发后,稚阳如子妙龄初。冬寒乍热宜磨墨,日短初长好读书。一字未之曾究竟,百年何才是权舆。

油灯已暗忽微明,石鼎将乾尚有声。衲被蒙头笼两袖,藜床无地著功名。

昔时南面并称孤,今日还为绛灌徒。忍死祗能添屈辱,偷生不足爱须臾。一朝从殉倾群客,千古生风激懦夫。直使强颜臣汉帝,韩彭未必免同诛。

垂柳绿依依,烟萝护竹扉。酒醒双燕语,病起乱花飞。绣涩芙蓉剑,轻便薜荔衣。转因贫与懒,渐觉昔年非。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泉声恋翠微。

布素相知二十年,喜君新咏弄璋篇。洗儿已过三朝会,屈客应须满月筵。桂子定为前进士,兰芽兼是小屯田。至时担酒移厨去,请办笙歌与管弦。

好溪无复怒涛粗,缭绿萦青秀色腴。更著华堂临绝境,风流长与岘山俱。

胥悲喜我至,冒雨夜出城。灯前相对语。怪我面骨生。为言憔悴志,因意多不平。亦见子颔须,长黑已可惊。知子有所立,毛发随世情。子心且如旧,後辈苦前轻。

日落边城旌旆愁,汉家铁马正防秋。殷勤送子西征路,努力班超万里侯。

梅花摘索穿疏竹。荫纹禽、喜欢相逐。坐中已自清堪掬。更潇洒、人如玉。新声爱度周郎曲。捧霞杯、再三相嘱。无情有恨重分北。也撩得、双眉蹙。

满室神光夜欲阑,灵丹吐出掌中看。当时鹤唳佳城外,空有霓裳掩玉棺。

八郡皆知德度宽,缿筒罢设讼堂闲。治如清献乖崖样,人在原明子野间。岂有珠鱼堪作贡,亦无金鹤可携还。暮年腰脚犹顽健,惜不从公看雁山。

途长力困时时歇,日影将中仆马饥。籴米荒年增价售,汲泉远井得炊迟。竹稠乱笋穿开路,藤茂多花盖尽篱。饭了店翁相送出,丁宁前面小桥危。

海角秋高风力骤。楼台四面山容瘦。季子貂裘寒欲透。悬弧昼。高歌棣萼聊卮酒。且共追欢宽白首。清闲赢得身长久。世上功名翻覆手。为君寿。腰间要看悬金斗。

谁称为近侍,宜与牡丹尊。霞綷千千叶,香撩黯黯魂。红楼思侠少,宝髻奉王孙。剩插不堪照,颜衰汴水浑。

梁台歌吹余衰草,湓浦琵琶怅晚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