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曹子方龙山真觉院瑞香花

幽香结浅紫,来自孤云岑。
骨香不自知,色浅意殊深。
移栽青莲宇,遂冠薝卜林。
纫为楚臣佩,散落天女襟。
君持风霜节,耳冷歌笑音。
一逢兰蕙质,稍回铁石心。
置酒要妍暖,养花须晏阴。
及此阴睛间,恐致悭墙霖。
彩云智易散,鷤鴃忧先吟。
明朝便陈迹,试著丹青临。

作品评述

《次韵曹子方龙山真觉院瑞香花》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幽香结浅紫,来自孤云岑。
幽香:指瑞香花散发的淡雅芳香。
结浅紫:花朵颜色浅紫。
孤云岑:指高山之上的云雾。

骨香不自知,色浅意殊深。
骨香:指瑞香花的香气根深蒂固,不自觉地散发出来。
色浅意殊深:花色虽然浅淡,但寓意却很深远。

移栽青莲宇,遂冠薝卜林。
移栽:将瑞香花移植到青莲宇中,青莲宇指佛寺。
薝卜林:瑞香花盛产的地方,表示瑞香花的繁茂。

纫为楚臣佩,散落天女襟。
纫为楚臣佩:比喻将瑞香花制作成佩带,象征着楚国臣子的忠诚。
散落天女襟:瑞香花的芳香弥漫在天女的衣襟之间,形容其香气弥漫。

君持风霜节,耳冷歌笑音。
君持风霜节:指作诗的苏轼,把自己比作承受风霜的植物,表示自己坚韧不拔。
耳冷歌笑音:即使风寒袭人,也不妨碍他歌唱欢笑。

一逢兰蕙质,稍回铁石心。
一逢兰蕙质:遇到高雅纯洁的事物,指苏轼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崇敬。
稍回铁石心:稍稍回心转意,暂时离开坚定的意志。

置酒要妍暖,养花须晏阴。
置酒要妍暖:饮酒要取暖寻欢,抒发真情。
养花须晏阴:养花需要遮荫,表示对花朵的呵护。

及此阴睛间,恐致悭墙霖。
及此阴睛间:到了这种阴雨连绵的时候。
悭墙霖:指连绵的细雨,墙上的雨水。

彩云智易散,鷤鴃忧先吟。
彩云智易散:美好的事物很容易消散,比喻美好的时光转瞬即逝。
鷤鴃忧先吟:鷤鴃(音tí lí)是一种鸟,表示苏轼担心美好时光的结束,因此先吟诗抒发忧愁。

明朝便陈迹,试著丹青临。
明朝便陈迹:明天就成为过去,指美好时光的短暂。
试著丹青临:尝试用丹青笔墨将美好时光描绘出来,表示苏轼想《次韵曹子方龙山真觉院瑞香花》是苏轼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幽香结浅紫,来自孤云岑。
幽香在淡紫色中散发,仿佛来自孤立的云雾之中。

骨香不自知,色浅意殊深。
瑞香花的香气深藏骨髓,不自觉地散发出来,花色虽然浅淡,但寓意却很深远。

移栽青莲宇,遂冠薝卜林。
将瑞香花移植到青莲寺中,使其在薝卜林(瑞香花盛产之地)中繁荣生长。

纫为楚臣佩,散落天女襟。
将其制成佩带,象征着忠诚的楚国臣子,芬芳的香气散落在天女的衣襟之间。

君持风霜节,耳冷歌笑音。
诗人自比承受风霜的植物,坚韧不拔,即使风寒袭人,也不能阻挡歌唱欢笑之音。

一逢兰蕙质,稍回铁石心。
一旦遇到高雅纯洁的事物,稍稍回心转意,暂时离开坚定的信念。

置酒要妍暖,养花须晏阴。
饮酒要取暖寻欢,抒发真情;养花须在阴凉之处,表示对花卉的呵护。

及此阴睛间,恐致悭墙霖。
此刻正值阴雨连绵的时候,担心雨水滋润墙壁,导致墙壁渗漏。

彩云智易散,鷤鴃忧先吟。
美好的时光很容易消逝,苏轼担心美好时光的结束,因此先吟唱忧愁之音。

明朝便陈迹,试著丹青临。
明天即成为过去,美好时光短暂。苏轼试图用绘画的方式将美好时光留存下来。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点穴不须医,针经手自披。既云丹熟后,焉用火攻为。简出创牵步,端居痛上眉。闭门功行满,应有解飞时。

寄语天河牛女星,人人乞巧望聪明。老夫养拙生憎巧,只要冥心度此生。

高台延望眼,风物满前村。细读南丰记,频开北海樽。远山如看画,近市不闻喧。诗是君家事,长城在五言。

暮召从容对浴堂,归来院吏写宣忙。郢醪独赐尊常满,龙烛初然泪有香。起草才多封卷速,把麻人众引声长。百官班里听恩制,争诵雄文出未央。

别来两月客唐昌,多少春风入锦囊。逗得到家无别事,工夫都上此山堂。

百川无敌大江流,不与人间洗旧仇。残垒自缘他国废,诸公空负百年忧。边寒战马全装铁,波阔征船半起楼。一举尽收关洛旧,不知消得几分愁?

幽景远嚣俗,重来兴未穷。钟声翠微里,刹影碧溪中。地冷庭松瘦,门间野径通。几因深夜知,密雪下寒空。

忆昨王师北渡江,山东豪杰已争降。衔枚夜雪俄平蔡,斫树明书果死庞。志士裹尸须马革,旧官祭灶熟羊腔。老奸牖下终何幸,远愧睢阳庙食双。

鹭鹚立雪非同色,镜裹色空谁间隔。不是青黄黑白红,上下东西及南北。

曾留宋玉旧衣裳,惹得巫山梦里香。云雨无情难管领,任他别嫁楚襄王。

几夏京城住,今朝独远归。修行四分律,护净七条衣。谿寺黄橙熟,沙田紫芋肥。九龙潭上路,同去客应稀。

放臣不复望修门,身寄江头黄叶村。酒渴喜闻疏雨滴,梦回愁对一灯昏。河潼形胜宁终弃?周汉规模要细论。自恨不如云际雁,南来犹得过中原。

禅师瓶貯几多空,欲问以书无去鸿。鲁县人迎波若杖,天宁树起吉祥风。荒山春色篇章里,快士交情笔砚中。一日尘沙双碧眼,归时应与去时同。

盛时常注意,南雍暂分茅。紫殿辞明主,岩廊别旧交。危幢侵碧雾,寒旆猎红旓。德业悬秦镜,威声隐楚郊。拜尘先洒泪,成厦昔容巢。遥仰沈碑会,鸳鸯玉佩敲。

残蝉古路无人迹,瑟瑟西风已三日。杜门却扫处一室,颠倒笔砚理书帙。平生但恐辜吟笔,薄宦云浮奚固必。客来相与入诗律,一叶庭柯恍如失。

才把离觞已足悲,况哦别句慰相思。月明未比夜来别,人影已知天外追。

未济终焉心缥缈,百事翻从缺陷好。吟道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

溪行已清秋,还舍尚残暑。天公为解围,帘栊过疏雨。青蔬喜小摘,红粒亦新杵。一饱坐北轩,苹花泣烟渚。

唱彻阳关泪未乾。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习隐肯回驾,求荣难着鞭。有心营绿野,无梦到凌烟。盏斝花开裹,檐楹雁落边。冰清仍玉润,共此一山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