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清风入户来。

出自元代代的《【南吕】金字经_一更无事坐》

出自元代的《【南吕】金字经_一更无事坐》

拼音和注音

kāi , qīng fēng rù hù lá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清风:1.清凉的风。2.清新高洁的风格、品格。

入户:入户,读音rù hù,汉语词语,意思是进入门户。

满袖清风,微散谁知我。

出自:杜安世的《凤栖梧》

  • 暖透薄罗衣,一霎清风,人映团团月。

    出自:毛滂的《醉花阴》

  • 清风为伴月为邻。

    出自:向子諲的《西江月》

  • 楼上清风,溪头明月,不道沈郎消瘦。

    出自:韩元吉的《夜行船(再至东阳,有歌予往岁重九词者)》

  • 黄昏静也,蛩声满院,明月清风。

    出自:赵长卿的《眼儿媚(东院适人乞词,醉中书于裙带三首赵长卿)》

  • 固有江东兼渭北,其如明月与清风。

    出自:陈师道的《送章氏兄弟兼寄金山宁禅师》

  • 千章古树虚帘接,四月清风羽扇停。

    出自:沈继祖的《寄题新昌簿厅绿阴亭》

  • 清风慨慕桐江钓,异渥新疏竹使筒。

    出自:李昴英的《送高礼部不妄知严州》

  • 此行为爱荡中莲,万里清风驾客船。

    出自:阳枋的《同存子侄造莲荡舟中作》

  • 先倩清风扫水轩,更呼凉月倒金樽。

    出自:刘克庄的《丁酉重九日宿顺昌步云阁绝句七首呈味道明府(其六)》


  • 原诗

    一更无事坐灵台,塞兑垂帘八面开。开,清风入户来。调真息,冲和气自回。
    二更天静玩真空,八极无尘月正中。中,西来一意通。金炉内,霞光透鼎红。
    三更鸡叫一阳生,月落寒潭斗柄横。横,泥斗海底惊。三车转,黄河水倒行。
    四更北斗西南看,火运周天透玉关。关,龙吟虎啸间。神丹结,通身彻骨寒。
    五更五气总朝元,种出黄金七朵莲。莲,花开带露鲜。天门破,神光照大千。

    诗词推荐

    夜半球灯出未央,俄传鞞铎向平阳。六宫处处秋如水,不独长门玉漏长。

    千载威名文正公,忽瞻遗笏照双瞳。敢从象齿窥清裁,屡批龙鳞奋大忠。秉立定知端若植,至今犹想气如虹。舍人接武登廊庙,宜宝甘棠振祖风。

    御热蕉衣健,扶羸竹杖轻。诵经凭槛立,散药绕廊行。暝槿无风落,秋虫欲雨鸣。身闲当将息,病亦有心情。

    汉室有英台,荀家宠俊才。九卿朝已入,三子暮同来。不授纶为草,还司鼎用梅。两京王者宅,驷马日应回。

    一气不遽变,雨霁皆有符;死非一旦至,小疾为前驱。人能谨察之,岂有仓卒虞。哀哉不知此,虽悔良难图。

    玉花流云照夜白,开元尚想行天街。韩李郑君俱已矣,健笔谁能如顺斋。

    碧天如水水如天,月入湖中璧样圆。却被先生来弄碎,一团成百百成千。

    莺来燕去,宋玉墙东路。草草幽欢能几度,便有系人心处。碧天秋月无端,别来长照关山。一点恹恹谁会,依前凭暖阑干。

    名岳奠方,帝备克举。吉日惟良,九实咸旅。温玉镂文,纁裳正宁。礼备乐成,笃神之祜。

    素韠归来痛倚庐,四时花鸟护幽居。躬行已达参乎孝,佩服难忘孔子书。绿荫千年知不改,清香奕世岂无馀。客来已自徵前梦,未必中堂影像虚。

    大河雄胜昔常游,拥节题诗为少留。我亦华颠无用者,碧嵩清颍是归头。

    金锡孤携问去程,萋萋原草暮烟平。六朝旧迹秦淮畔,应感兴亡听水声。

    门号签书府,心存攻愧斋。倚栏临曲沼,扶杖看悬崖。槁叶鸣轻雨,残山拥半阶。退公成吏隐,足以畅幽怀。

    终过元朝欲首春,条风先度海东门。寒凝一雨成飞雪,泰长三阳应上坤。疵沴渐消和气满,咏歌频发味言温。人情共喜年光好,不向樽前未易论。

    江南三月。犹有枝头千点雪。邀上芳尊。却占东君一半春。尊前眼底。南国风光都在此。移过江来。从此江南不复开。

    爵禄九鼎重,名义一羽轻,人见共如此,吾道何由行?湖山有一士,无人知姓名,时时风月夕,遥闻清啸声。

    春归重到是何时,满劝教渠醉似泥。长短亭前芳草满,醉中归去路应迷。

    相思何日重相见,山远水偏长。凤弦虽断,鸾胶难接,愁满离肠。最伤情处,鲛绡遗恨,翠靥留香。故人何在,浓阴深院,斜月幽窗。

    彼鹊成巢,尔类攸匹。之子有行,锦绣是饰。

    毛子骂吴曦,蜀山渺孤愤。五老急扣聘,延留如大宾。龙分自眠地,惠帐饶珠蠙。岩花开恨晚,谷鸟鸣先春。吊古一沉思,千载多逸民。登高一长望,万里皆积云。子勇书印历,忧愤着弥纶。曷不韦露布,从容静风尘。低头汲涧曲,煮豆萁为薪。沮溺士之耻,昔贤终贱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