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月

一帘明月白纷纷,宝鸭香消欲断魂。
侍女错传心上事,错将花柳怨黄昏。

作品评述

《对月》是明代诗人朱无瑕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与月亮对话的方式,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诗词中描绘了一幕明亮的月光,如细细的白帘一般纷纷洒下,给人以清新明朗的感觉。宝鸭的香气消散,仿佛要将人的心魂都吹散。诗中出现了侍女的错误传话,将心事误传,以及将花柳怨黄昏的情绪交织在一起。

这首诗词的译文如下:

一帘明月白纷纷,
宝鸭香消欲断魂。
侍女错传心上事,
错将花柳怨黄昏。

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对明亮月光的赞美和感叹,月光如白帘般轻柔地洒落在世间。宝鸭的香气消失,似乎要带走人们的心魂。侍女却错误地传达了心中的事情,将花柳怨和黄昏的哀愁混淆在一起。

这首诗词通过对明月、宝鸭香气和侍女传话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情感和命运的思考。月光明亮而纯净,象征着希望和美好,而宝鸭香消散则暗示着无常和变化。侍女错误传话的情节揭示了人们在传递信息和传递情感时可能出现的误解和曲解。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诗词推荐

六七年来春又秋,也同欢笑也同愁。才闻及第心先喜,试说求婚泪便流。几为妒来频敛黛,每思闲事不梳头。如今悔恨将何益,肠断千休与万休。

乎绝顶,旧有浮远堂,今废。俯长江、不占洞庭波,山拔地形高。对扶疏古木,浮图倒影,势压雄涛。门掩翠微僧院,应有月明敲。物换堂安在,断碣闲抛。不识庐山真面,是谁将此屋,突兀林坳。上层台回首,万境入诗豪。响天心、数声长啸,任清风、吹顶发萧骚。凭阑久,青琴何处,独

云南钟秀,间生人望。底事未成美况。当知大器大成时,更莫叹、贤关难上。前程分定,算来无妄。命达时终不放。且须寄语甲科人,断不下、一筹中榜。

五峰路上,双涧寺前。藏头露面,抚背拍肩。举笔欲题题不得,断崖千仞锁寒烟。

雨声更霰雪,昏听达清晨。自笑能吟客,常为不寐人。絮寒勤拭涕,箦响惧翻身。苦语知谁会,应堪泣鬼神。

古寺何年斩,山空一片云。乔松含晚翠,修竹洒清阴。老衲朝阳缀,睢鸠带雨吟。

霜拂金鞍玉坠腰,鸡声催入紫宸朝。何如云壑饱清梦,残月半窗松影摇。

杜鹃只管催归去。知渠教我归何处。故国泪生痕。那堪枕上闻。严装吾已具。泛宅吴中路。弭棹唤东邻。江东日暮云。

月入千江体不分,道人非复世间人。锺山南北安禅地,香火他时共两身。

过错役三才,忧端万有斯。君恩知欲报,子难痛何追。我马方瘏矣,秋阳更暴之。原言行役者,当暑戒驱驰。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蹙破眉峰碧,纤手还重执。镇日相看未足时,忍便使鸳鸯只!薄暮投村驿。风雨愁通夕。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叶上心头滴。

早得安心法,柴门岂浪开。发长难剪雪,衣故不容埃。屈指僧中腊,寻思云外来。恐伤虫蚁乐,常诫坐莓苔。

江声五十里,泻碧急于弦。不觉日又夜,争教人少年。一汀巫峡月,两岸子规天。山影似相伴,浓遮到晓船。

手劚西墙择地偏,疏篁惯与养风烟。锄荒当得经纶否,聊作仙曹小有天。

漫漫东风来,吹此庭前樱。累累缀葩萼,华采日鲜明。朝阳助辉烁,好鸟亦和鸣。起行不自得,节物伤我情。皇天分四时,寒暑无暂停。悠然一气耳,不与人事争。方春感芬敷,秋复惜其零。一年能几何,方寸不暂平。念此自知妄,放歌遂遗形。达人傲天壤,儿女徒咿嘤。

有官慵不选,有田慵不农。屋穿慵不葺,衣裂慵不缝。有酒慵不酌,无异尊常空。有琴慵不弹,亦与无弦同。家人告饭尽,欲炊慵不舂。亲朋寄书至,欲读慵开封。尝闻嵇叔夜,一生在慵中。弹琴复锻铁,比我未为慵。

九溪十八磵,冷见帝青苔。洗足僧书石,临流客放杯。案头松叶响,身畔野花开。百六辞歌吹,清游始一回。

秋花如义士,荣悴相与同;岂比轻薄花,四散随春风。黄菊抱残枝,寂寞卧寒雨;拒霜更可怜,和蔕浮烟浦。古来结交意,正要共死生。读我秋花诗,可代丹鸡盟。

九月秋光急,山川苦雾迷。卜邙新隧启,度巩短箫齐。宝剑知终合,灵蟾已陨西。松门来会葬,车马几千蹄。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