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台

荆棘芃芃百尺堆,路人云此是丛台。
雨中漳浦明还灭,门外青山去又来。
歌啸且从今日乐,是非谁管后人哀。
靓妆炫服寻为土,不似昆明堑劫灰。

作品评述

《丛台》是宋代张舜民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荆棘茂盛,高达百尺的堆叠,路人看到这里,称之为丛台。雨中漳浦的明亮又黯淡,门外的青山来去如梦。歌唱和欢笑从今天开始,是非纷争与后人悲叹有谁关心。华丽妆扮和炫目服饰都会变成尘土,不像昆明池塘的水灾留下的灰烬。

诗词表达了世事变幻、兴衰无常的主题。作者以描写荆棘丛生的丛台和雨中的漳浦,表现了世间纷繁复杂的现象。丛台象征人世间的华丽和荣华,而雨中漳浦则表现了这些华丽的事物在时间的洗礼下会逐渐凋零。诗人通过描绘青山的来来去去,表达了世事的无常和变幻莫测。最后,诗人以华丽妆扮和炫目服饰作为象征,暗示这些外在的光鲜事物最终都会归于尘土,与昆明堑劫后的灰烬相比较,显得微不足道。

整首诗以简洁朴实的语言揭示了人世间的虚幻和无常,以及物质与精神的对比。通过描绘对比鲜明的景象,诗人呈现了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这首诗词给人以深思,引导人们反思生命的意义和追求的方向。

作者介绍

张舜民,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长安(今陕西西安)人。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进士,爲襄乐令。神宗元丰中,应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宜文字。元丰六年(一○八三),因作《西征回途中》诗,贬监邕州盐米仓,改监郴州酒税。哲宗元祐初,以司马光荐,爲监察御史,又因言事出通判虢州。元祐九年(一○九四),以秘书少监出使辽国,使回爲陕西转运使,歷知陕、潭、青三州,元符中罢。徽宗即位,召爲右谏议大夫,旋出知定州,改同州。入元祐党籍,贬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復集贤殿修撰,卒于政和中。着有《画墁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录,辑爲八卷。《宋史》卷三四七有传。张舜民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画墁集》(其中诗四卷)爲底本。校以鲍廷博刊《知不足斋丛书》本(简称鲍本)。四库所辑张舜民诗较草率,今又从《永乐大典》残本中辑得二十九题三十三首,编爲第五卷。又《画墁集》卷七、卷八爲《郴行录》,中有记行诗十二首,再益以自《全芳备祖》等书中所辑集外诗及断句,合编爲第六卷。

诗词推荐

家声高内史,国望凛水翁。生长圣门学,周旋前辈风。人才须用旧,士论雅期公。不见朝宣室,秋山必一宫。

传闻废淫祀,万里静山陂。欲慰灵均恨,先烧靳尚祠。

片石长松倚素楹,翛然云壑见高情。世人只爱凡花鸟,无处不知梁广名。

不载,今收入此年年玉镜台,梅蕊宫妆困。今岁未还家,怕见江南信。酒从别后疏,泪向愁中尽。遥想楚云深,人远天涯近。

渐转廊腰日,徐来峡口风。飧浆便北客,淖粥称衰翁,槐晚纤纤绿,榴残续续红。责轻仍饱食,三叹愧无功。

从容国论对枫宸,今古无双第一人。永佐无为明大道,怡然高寿鄙庄椿。

逢人欲问成都事,见说成都信便回。欲问草堂亡恙否,恍然图像对入开。

浩汗霜风刮天地,温泉火井无生意。泽国龙蛇冻不伸,南山瘦柏消残翠。

敝袴囊中犹惜予,高门旱后忽兴工。如何奢俭初终异,一相存亡事不同。

竹醉人还醉,蚕眠我亦眠。

夫婿久离别,青楼空望归。妆成卷帘坐,愁思懒逢衣。燕子家家入,杨花处处飞。空床难独守,谁为报金徽。

无外一精明,六合同出自。公能知本源,佛亦不相似。

史君同乐在人亭,吏退心田水样清。恰似春风吹百卉,白红无数不知名。

闲居岂无事,一动百艰难。水为斋僧惜,花因供佛残。喜闻多死士,厌话小长安。香火同缘客,饥肠先永叹。

隽誉高乡品,仙姿并国游。新恩绀纶绶,遗社酎金侯。赋阁诸伧笔,尘缁倦客裘。平明催櫂鹢,几信候潮鰌。下鼓蒪萦箸,持螯酒溢瓯。江南三月草,为子剩离忧。

牡丹姚魏荔方陈,欧蔡亡来罕识真。纵使有文堪续谱,未知楷法属何人。

画野通淮泗,星躔应斗牛。玉牒宏图表,黄旗美气浮。三分开霸业,万里宅神州。高台临茂苑,飞阁跨澄流。江涛如素盖,海气似朱楼。吴趋自有乐,还似镜中游。

老学多推谊,诸公孰荐雄。却行吾日暮,渴睡汝冬烘。宰木经春雨,园花逐晓风。寝门哀未尽,寓在薤歌中。

东皇剖破勾芒腹,锦心绣肠香馥郁。绛都风雨僝僽春,花魂无主自精神。黄鹂初唤柳开眼,海棠枝上春烟暖。离出一点两点红,墙头红腮微笑风。东原去后花无主,春工亦懒施机杼。亭前忽遇诗酒仙,花亦喷出些龙涎。风催雨趱花不辨,满庭芬芳生烂熳。牡丹吐火花欲然,日将锦绣铺苔毡。

木落山呈骨,泉空水反源。知时秋燕去,负日午蜂喧。玉粒炊晨甑,金英卧晚园。岁寒今已暮,身世两忘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