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漫题

读书期有用,闭户耻无能。
落叶空山雨,疏钟独夜灯。
人称樗里子,住近石门僧。
静坐观诗妙,须参最上乘。

作品评述

《山中漫题》是明代诗人蓝智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读书有所用,闭户耻无能。
落叶空山雨,疏钟独夜灯。
人称樗里子,住近石门僧。
静坐观诗妙,须参最上乘。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在山中的思考与感悟。诗人首先提到读书有用,而无所用则是一种耻辱。接着,他描绘了山中的景象,落叶纷飞,空山中下着雨,寥寥无几的钟声和孤独的夜灯。然后,诗人自称为樗里子,住在靠近石门的僧人旁边。最后,他表示自己静坐观赏诗词的妙处,希望参悟最上乘的境界。

赏析:
《山中漫题》通过对山中景色的描绘和自我表白,展现了蓝智的思想和情感。诗中运用了典型的山水意象,描绘了一个宁静、孤独的山中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寂静和思考相呼应。通过对读书有用和无所用的反思,诗人表达了对于知识和才能的珍视和追求,对无能的耻辱感。诗人自称为樗里子,这是一个虚构的名号,可能是表达了他的谦逊和低调。最后,诗人表示通过静坐观赏诗词,可以领悟到最上乘的境界,表达了对诗词艺术的追求和对高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通过山水景色的描绘和自我陈述,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于人生的思考。诗词的意境清新,富有禅意,给人一种深入山中的宁静感受,同时也呈现了诗人对于知识和艺术的追求。《山中漫题》是一首颇具意境和思想深度的诗词作品。

诗词推荐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鳌戴雪山龙起蛰。快风吹海立。数点烟鬟青滴。一杼霞绡红湿。白鸟明边帆影直。隔江闻夜笛。

幽深不让子真居,度日闲眠世事疏。春水满池新雨霁,香风入户落花馀。目随鸿雁穷苍翠,心寄溪云任卷舒。回首知音青琐闼,何时一为荐相如。

南苑西宫棘露芽,万年枝上乱啼鸦。北人环立阑干曲,手指红梅作杏花。

候吏立沙际,田家连竹溪。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驿楼宫树近,疲马再三嘶。

宴坐寂不语,先生心谓何。逍遥疏世味,恬淡养天和。一息忘言后,方知得象多。壶中藏日月,鼎裹煮山河。

秋日泊沙湾,君行早晚还。分违无限意,流水不相关。

亭临流水上,地接古城隈。日永檐楹静,春深锦绣开。鸥随清漾远,风杂乱香来。怀咏北山檄,招邀翠作堆。

襄汉多清景,东游已不能。蒹葭照流水,风雨扑孤灯。献赋闻新雁,思山见去僧。知君北来日,惆怅亦难胜。

仰瞻慈闱,登进宝册。惟时蛰御,祗率厥职。日寿日名,母兮兼得。俪我尊父,亿载无极。

我是知君者,君今意若何。穷通时不定,苦乐事相和。东蜀欢殊渥,西江叹逝波。只缘荣贵极,翻使感伤多。行断风惊雁,年侵日下坡。片心休惨戚,双鬓已蹉跎。紫绶黄金印,青幢白玉珂。老将荣补贴,愁用道销磨。外府饶杯酒,中堂有绮罗。应须引满饮,何不放狂歌。锦水通巴峡,香山

避暑自应归故国,无端依旧入扬州。

窗纸暾红枕上知,破寒初听一声鸡。虽无风雨潇潇度,也胜邻家晓不啼。

寺中虚阁每曾登,忽欲看花往未能。夜色萧条门半掩,独依寒烛忆高僧。

入市归村不跨驴,蝇头细字夜钞书。身安自胜闲官职,不是虚名暗折除。

丛祠精舍里,所至以柴燔。未沐佛青眠,何图神素餐。雨师佯弄霁,农叟暗含冤。老令深相误,从知罪莫原。

太守兴贤隘九州,劝为之驾盛炎刘。方今神圣四门癖,即日英雄一网收。在藻久观鱣发发,食苹又听鹿呦呦。来年候对春风仗,企首同趋晓月浮。

新浴肢体畅,独寝神魂安。况因夜深坐,遂成日高眠。春被薄亦暖,朝窗深更闲。却忘人间事,似得枕上仙。至适无梦想,大和难名言。全胜彭泽醉,欲敌曹溪禅。何物呼我觉,伯劳声关关。起来妻子笑,生计春茫然。

夜来微雪晓还晴,平望维舟嫩月生。道是烛花总无恨,为谁须暗为谁明。

雨花台下树为烟,抔土于今已一年。亦有催妆旧时客,同来酹酒晚风前。

剖竹相通涧下泉,更邀山色在樽前。一钩明月轩窗上,欹枕藤床独自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