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都观李道士

仙观雨来静,绕房琼草春。
素书天上字,花洞古时人。
泥灶煮灵液,扫坛朝玉真。
几回游阆苑,青节亦随身。

作品评述

《灵都观李道士》是唐代张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仙观雨来静,
绕房琼草春。
素书天上字,
花洞古时人。
泥灶煮灵液,
扫坛朝玉真。
几回游阆苑,
青节亦随身。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名为灵都观的仙境景象。下雨后,观中一片宁静,绕着房屋是飘摇的琼草,犹如春天一般。素书上写着天上的字,花洞里住着古时的仙人。在泥灶上煮着灵液,清晨时扫坛朝拜,向着玉真的仙人祈祷。作者多次游历阆苑,青节(指青年时期)也随身伴随。

赏析:
这首诗以幽静、神秘的仙境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神仙之道的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描绘雨后的宁静和绕房的琼草,给人一种仙境的感觉,与外界世俗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素书上的天上字和花洞中的古仙人,增添了神秘感和超凡的色彩。泥灶煮灵液、扫坛朝玉真等场景,展示了作者对修仙之道的虔诚与向往。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多次游历阆苑(一种仙境),青节(青春)也随身伴随,显示了对仙境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词给人一种超然世俗的感觉,表达了作者对仙境的渴求和对仙人之道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示了仙境的美丽和神秘,同时也传达了对真理、纯净和超越尘世的追求。整体上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使读者心生向往,感受到超越世俗的美好境界。

作者介绍

张籍,字文昌,苏州吴人,或曰和州乌江人。贞元十五年登进士第,授太常寺太祝。久之,迁祕书郎。韩愈荐为国子博士,歷水部员外郎、主客郎中。当时有名士皆与游,而愈贤重之。籍为诗长于乐府,多警句,仕终国子司业。诗集七卷,今编为五卷。

诗词推荐

金光门外昆明路,半醉腾腾信马回。数日非关王事系,牡丹花尽始归来。

轻衫骏马走春风,未识彭城气象雄。青山只在白门外,明月尽属黄楼中。五斗浊醪消永日,一双鸣镝戏晴空。归来笑杀幕府客,闭户看书滴滴穷。

独自开门自看山,旋添花草满柴关。不须竹院寻僧话,只访先生亦自闲。

天阔不知山脚远,潮平微见晚烟横。石门无数征帆去,惟有渔舟个个轻。

淼淼寒流千里馀,带城襟垒似江湖。侯王设险古未有,夷狄窥边今遂无。数郡营屯归耒耨,万家生聚利菰蒲。长堤不绝才如线,南北冲冲是坦途。

水月光中,烟霞影里,涌出楼台。空外笙箫,云间笑语,人在蓬莱。天香暗逐风回。正十里、荷花盛开。买个扁舟,山南游遍,山北归来。

送客停山步,寻僧立寺门。青鞋惯泥潦,却爱雨昏昏。

北风吹卷洞庭波,飞舸还经孟渎河。今日胜兵方有算,向来遗孽本无多。中宵驿使传书捷,两岸欢声入棹歌。闻说西南犹转战,几时甘雨洗天戈。

岁抄孤装出广陵,醉来丝竹易沾膺。敝裘冷犯山城雪,短笮昏投水店灯。酒及屠苏堪奉母,经将贝叶独依僧。紫霄岩畔好明月,后夜思君第几层?

雪花风细拂春旗,一色云边漏暖曦。群吏守文行故典,长官书祝致新祠。土牛底事遭身碎,彩胜随时把鬓欺。争似野人闲可睡,枕边搔发自吟诗。

吹香嚼蕊。独立东风里。玉冻云娇天似水。羞杀夭桃秾李。如今见说阑干。不禁月冷霜寒。垅上驿程人远,楼头戍角声干。

尝闻升三清,真有上中下。官居乘佩服,一一自相亚。霄裙或霞粲,侍女忽玉姹。坐进金碧腴,去驰飙欻驾。今来上真观,恍若心灵讶。只恐暂神游,又疑新羽化。风馀撼朱草,云破生瑶榭。望极觉波平,行虚信烟藉。闲开飞龟帙,静倚宿凤架。俗状既能遗,尘冠聊以卸。人间方大火,此境

月出东山之上。长忆御街人唱。恨我不能琴。有琴心。徙倚秋波平莹。渐久玉肌清冷。待更下阑干。起来看。

也知无鬼瞰高明,纸阁中间万事轻。不愿人呼贵公子,只图身作富书生。

五岳名山采药身,可怜骑马踏京尘。浮名本是挻灾物,谢事宁非得道因?出岫每招云结伴,巢松仍与鹤为邻。剑南旧隐虽乖隔,依旧柴门月色新。

青云诸贵人,鸣玉朝未央。我无封侯骨,难入鹓鹭行。生女不出门,生男志四方。十年九不就,食荠苦我肠。未能返故园,且可归醉乡。细君谕此怀,春溜鸣糟床。

小楼重。下帘栊。万点芳心绿间红。秋千图画中。草茸茸。柳松松。细卷玻璃水面风。春寒依旧浓。

不相见,不相见来久。日日泉水头,常忆同携手。携手本同心,复叹忽分襟。相忆今如此,相思深不深。

耳界千声外,炉薰一室中。妙心那有住,真意本无空。香饭凝盂白,天花蔽席红。闲观色身相,方信幻人工。

仙郎乞假白云司,蹔向东林问远师。仄径虫喧秋露后,空堂人语夜灯时。天花不着山中树,细水争流石上池。灰劫莫教伤往事,且看明月倒金卮。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