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子玉郎中草圣

湘水悠悠天际来,夹江古木抱山回。
城中人物若可数,日晏市散多苍苔。
九嶷巉天古云埋,遥想帝子龙车回。
心衰目极何可望,九歌寂寂令人哀。

作品评述

《沧洲亭怀古?此诗为沈辽作?》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湘水悠悠天际来,
夹江古木抱山回。
城中人物若可数,
日晏市散多苍苔。
九嶷巉天古云埋,
遥想帝子龙车回。
心衰目极何可望,
九歌寂寂令人哀。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沧洲亭的景色,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思考。诗中通过描绘湘水、夹江的景色以及城中人物的变化,表达了岁月的无情和人世间的离散。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九嶷山的壮丽景色,遥想古代帝王的辉煌盛世,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望。最后的两句“心衰目极何可望,九歌寂寂令人哀”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心境的沮丧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湘水、夹江的悠远和古木抱山的回环,给人一种宁静和悠然的感觉。城中人物若可数、日晏市散多苍苔,揭示了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城市的繁华与衰落。九嶷巉天古云埋,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时代的遥远向往和思念之情。诗中的“帝子龙车回”暗示了过去帝王的辉煌,与现实的失落形成了对比。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奈感,九歌寂寂令人哀,流露出对充满遗憾的现实的悲伤。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事变迁的描绘,表达了苏轼对时光流逝和现实的失望与思考。它既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宁静,又抒发了诗人对过去辉煌时代的向往和对现实的痛心。整首诗意境高远,情感真挚,给人一种深思和感伤之感。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这般事业人难继,此个功夫世莫传。窥牖知天乃常事,不窥牖见是知天。

闻君梦慈亲,手把青玉佩。循环念归期,月已九弦晦。既寤心悁悁,面垢不暇頮。屈指必春还,忽焉朱火代。梦兆且差池,决去河可能。昨来理恩典,佐州令近塞。雁门适有乏,求往苦言碍。曰惟都督雄,岂付小邦倅。乃知仕宦难,分寸肯少贷。遂乞回洛阳,拜省慰忧爱。除补不应欺,圣时

揽辔驰原隰,行行四牡骄。风烟方入眼,雷雨忽连宵。官事终期了,征途岂惮遥。经旬怀笑语,嗟我亦何聊。

寂寥吾道付万世,忍向时人觅赏音。搔首金城西万里,樽前从此叹人琴。

携手清苕去,高枫丹叶森。渔樵九锁曲,风雨一窗深。索酒贪山月,添衣怯洞阴。凤归天柱晓,楼阁有鸣琴。

回首登高行复冬,后时只合叹龙钟。愁须白酒来酣战,诗为黄花吊不逢。十日飞腾过眼疾,万签甲乙定谁从。共应净扫氍毹榻,深炷炉香午睡浓。

拦街父老不教行,出得东门已一更。一事新来偏可意,梦中闻打放船钲。

客入毛公洞,洞深人不还。明年探禹穴,相见会稽山。

昔者戍梁益,寝饭鞍马间。一日岁欲暮,扬鞭临散关。增冰塞渭水,飞雪暗岐山。怅望钓璜公,英概如可还。挺剑刺乳虎,血溅貂裘殷;至今传军中,尚媿壮士颜。岂知堕老境,槁木蒙霜菅。泽国气侯晚,仲冬雪犹悭。曩事空梦想,拥褐自笑孱。胡星未霣地,大弓何时弯?

茅栋山楹抱曲池,孤怀终日此忘归。生平方寸无机械,庭下群鸥且莫飞。

汗融畏日,岂知高处有风清。倚阑襟袖凉生。坐看崩云脱壤,不碍乱峰青。待目穷千里,却怕伤情。河分古城。听裂岸、怒涛惊。好是烽沈幽障,鼓卧边亭。西楼老子,更无用,胸中十万兵。酒到处、莫放杯停。

壮哉溢目还盈耳,千骑出城歌吹起。野人一睹快争先,奔走欢呼几折趾。往年戎马偶出郊,田间弥望皆荒茅。使君笃意劝农课,尽使惰游如所教。麦欲连云桑蔽野,此心犹恐孤民社。要将治绩迈龚黄,不但文辞超贾马。编民击壤自欣欢,尽道年来百虑宽。承流宣化得贤帅,湛恩沾溉何漫漫。

紫府东风放夜时。步莲秾李伴人归。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香苒苒,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凤凰城阕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虬龙一滴涎,凤凰五色髓。扑扑喷清香,穿却衲僧鼻。通身是,遍身是,吾无隐乎尔。

笋随人意疏处生,清风如归自来去。虽然不与俗子期,阴过邻家亦销暑。

半篙新绿落寒沙,芳草王孙自物华。春事已随蝴蝶梦,人情犹有杜鹃花。百物易尽一弹指,两曜不停双转车。手种雨苗今老大,满山鳞甲动龙蛇。

荒城惊岁晚,风雨奈何人?野火殊无侣,江梅自得春。停杯吟思远,照镜□华新。底事堪愁绝?悲笳撼塞尘。

孤根生远岳,移植翠枝添。自秉雪霜操,任他蜂蝶嫌。微阴连迥竹,清韵入疏帘。耸势即空碧,时人看莫厌。得地已经岁,清音昼夜闻。根涵旧山土,叶间近溪云。野鹤望长远,庭花笑不群。须知摇落后,众木始能分。

汾阳家世郎官星,百里隐隐闻雷声。德人所至有别样,不向尺箠求能名。上官嗔骂吏束湿,日下廪庾堆如京。此时桃李出谈笑,溪邑井井山风清。东林香火远公社,长官得暇来寻盟。云间春茗试新瀹,月里禅心须细评。今朝还有寿者相,松椿龟鹤纷喧争。高人著意供一默,富贵浮云双眼明。

浪爪拏舟雪溅空,十年胸际著慈风。如今堂上时相见,分付饮茶谈笑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