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圣寺

点点晴光滴翠岚,参天松干影毵毵。
穿云日阅客十数,汲水时闻僧两三。
俗子绕登山勒马,禅心常共丹同龛。
烹茶汲取瓯雪,一味清霜齿班颊寒。

作品评述

《资圣寺》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周牧。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名为资圣寺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山寺的景致和修行生活的赞美。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点点晴光滴翠岚,
参天松干影毵毵。
穿云日阅客十数,
汲水时闻僧两三。
俗子绕登山勒马,
禅心常共丹同龛。
烹茶汲取瓯雪,
一味清霜齿班颊寒。

诗意:
这首诗以资圣寺为背景,通过描绘寺庙的景色和寺内僧侣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于山寺环境和禅修生活的赞美之情。诗中透露出宁静、清净和超脱尘俗的氛围,呈现了一种远离尘嚣、心灵净化的境地。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寺庙氛围,展示了山寺的宁静和僧侣的修行生活。首两句写的是阳光透过松林的缝隙洒在地面上,形成点点的光斑,美化了山寺的景色。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高耸入云的松树影子,给人一种参天大树的壮美感觉。通过这些描写,诗人营造出了一幅静谧而祥和的山寺景象。

接着,诗中描写了寺庙里的日常生活。诗人提到每天都有很多游客来这里参观,他们穿越云雾,来到这座寺庙。同时,诗人也听到了几位僧侣在打水的声音,这给人一种寺庙宁静和僧侣勤勉的印象。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写到一些世俗的人围绕着山峰骑马而行,而禅修者则常常和寺庙的佛像一起静坐冥想。这种对比突出了禅修者与世俗人生活方式的不同,强调了禅修者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最后两句描写了禅寺中烹茶的情景。茶被煮沸,象征着清净。汲取茶水的过程中,诗人感受到了冰雪的寒冷,这表达了对修行者内心的冷静和纯净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寺的景色和生活场景,表达了对禅修生活的赞美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僧侣和禅修者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俗、追求内心平静与清净的境地。

诗词推荐

郭泰曾名我,刘翁复见谁。入鄽还作和罗槌。特地干戈相待、使人疑。秋浦横波眼,春窗远岫眉。补陀岩畔夕阳迟。何似金沙滩上、放憨时。

苍龙夭矫西北来,銮破明珠成碧岫。何人驾空起楼阁,地灵不敢藏馀秀。锁窗云重衣巾润,梳木风清肌骨透。客来一夜与僧谈,气觉浩然充宇宙。

东游吴苑定何年,犹有佳名处处传。殆过百闻今果尔,相逢一笑两欣然。强藏燕石知君厚,试乞鸾胶为我煎。世上功名端易与,共期云翼跨芝廛。

燕兰识字尚聪明,难遣当筵迟暮情。且莫空山听雨去,有人花底祝长生。

飘零何处是生涯,瘦马都门踏落花。芳物搅心看不得,绨袍遮眼畏风沙。

堆几尽埃简,攻之如蠹虫。谁知圣人意,不尽书籍中。曲尽弦犹在,器成机见空。妙哉留轮手,堂下笑桓公。

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始经瞿塘峡,遂步巫山巅。巫山高不穷,巴国尽所历。日边攀垂萝,霞外倚穹石。飞步凌绝顶,极目无纤烟。却顾失丹壑,仰观临青天。青天若可扪,银汉去安在。望云知苍梧,记水辨瀛海。周游孤光晚,历览幽意多。积雪照空谷,悲风鸣森柯。归途行欲曛,佳趣

家居洛阳下,举目见嵩山。刻作茱萸节,情生造化间。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稽首明廷内,心为天下劳。菊酒携山客,萸囊系牧童。路疑随大隗,心似问鸿蒙。九日重阳数,三秋万实成。时来谒轩后,罢去坐蓬瀛。晚节欢重九,高山上五千。醉中知遇圣,梦里见寻仙。

紫泥何日到沧洲,笑向东阳沈隐侯。黛色晴峰云外出,縠文江水县前流。使臣自欲论公道,才子非关厌薄游。溪畔秋兰虽可佩,知君不得少停舟。

绿杨陌上送行人,马去车回一望尘。不觉别时红泪尽,归来无泪可沾巾。

丘师伯莫晓,寂寂明皎皎。日午打三更,谁人打得了。

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田。田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亡是公在焉。坐定,乌有先生问曰:“今日田乐乎?”子虚曰:“乐。”“获多乎?”曰:“少。”“然则何乐?”对曰:“仆乐齐王之欲夸仆以车骑之众,而仆对以云梦之事也。”曰:“可得闻乎?”子虚曰:“可。

二月甲子雪,霏花冷作围。乾坤移气象,草木转光辉。野鸟浑无语,边尘湿不飞。长安未归客,应是动心机。

枯槁形骸,虚明性怀。秋河夜月,老树苍崖。一机色前自宛转,万像头上谁安排。云门拄杖,赵州草鞋。

鱼钥侵晨放九门,天街一骑走红尘。桐华应候催佳节,榆火推恩忝侍臣。多病正愁饧粥冷,清香但爱蜡烟新。自怜惯识金莲烛,翰苑曾经七见春。

春山碧。诗成马上应相忆。应相忆。卢沟桥畔,晚云如织。人生有别休多惜。但悲后会知何日。知何日。暮云心绪,断鸿消息。

岩前版筑不求伸,方寸那希据要津。自是武丁安寝夜,一宵宫里梦贤人。

智力区区不为身,欲将何物助强秦。只应埋没千秋后,更足诗人发冢人。

五代衰替,六合摧离。封疆穷据,兵甲竞驰。天顾黎献,涂炭可悲。帝避灵命,濬哲应斯。皇祖丕变,金钺俄麾。率土执贽,犷俗来备。瞻彼大卤,空此馀基。独迷文告,莫畏天威。神宗继统,璿图有辉。尚安蠢尔,罔怀格思。六飞夙驾,万旅奉徉。徯来发咏,不陈行师。云旗先路,台浆塞

心如定水随形应,口似悬河逐病治。曾向众中先礼拜,西方去日莫相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