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以所学者观之,先王之举错,

出自先秦代的《乐毅报燕王书》

出自先秦的《乐毅报燕王书》

拼音和注音

chén yǐ suǒ xué zhě guān zhī , xiān wáng zhī jǔ cuò ,

翻译及意思

臣以所学的知识来观察,觉得先王处理国事,高于世俗的理想,因此借用魏王的使节,得以到燕国亲身考察

词语释义

先王:先王xiānwáng∶古代帝王。一般特指历史上尧舜禹汤文武几个有名的帝王。∶已逝的前代君主。

学者:(名)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

举错:见'举措'。

先生,此非先王之法言。

出自:王实甫的《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张君瑞闹道场(第一本)》

  • 【混江龙】若依着先王典教,贫而无谄富无骄,

    出自:高文秀的《杂剧·须贾大夫谇范叔》

  • 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

    出自:东方朔的《答客难》

  • 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

    出自:《乐毅报燕王书》

  • 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

    出自: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 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

    出自: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

  • 历先王之旧国,怀列圣之遗尘。

    出自:王勃的《益州夫子庙碑》

  • 工师尽取聋昧人,岂是先王作之过。

    出自:元稹的《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立部伎》

  • 唯存先王法,好丑无使疑。

    出自:梅尧臣的《寄滁州欧阳永叔》

  • 三枝誓箭挂马鞍,誓与先王刷遗耻。

    出自:张宪的《李天下》


  • 原诗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下七十馀城,尽郡县之以属燕。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齐田单诈骑劫,卒败燕军,复收七十余城以复齐。

    燕王悔,惧赵用乐毅乘燕之弊以伐燕。燕王乃使人让乐毅,且谢之曰:“先王举国而委将军,将军为燕破齐,报先王之仇,天下莫不振动。寡人岂敢一日而忘将军之功哉!会先王弃群臣,寡人新即位,左右误寡人。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而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

    望诸君乃使人献书报燕王曰:“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自负以不肖之罪,故不敢为辞说。今王使使者数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而又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

    “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臣以所学者观之,先王之举错,有高世之心,故假节于魏王,而以身得察于燕。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不谋于父兄,而使臣为亚卿。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

    “先王命之曰:‘我有积怨深怒于齐,不量轻弱,而欲以齐为事。’臣对曰:‘夫齐,霸国之余教而骤胜之遗事也,闲于甲兵,习于战攻。王若欲伐之,则必举天下而图之。举天下而图之,莫径于结赵矣。且又淮北、宋地,楚、魏之所同愿也。赵若许约,楚、赵、宋尽力,四国攻之,齐可大破也。’先王曰:‘善。’臣乃口受令,具符节,南使臣于赵。顾反命,起兵随而攻齐,以天之道,先王之灵,河北之地,随先王举而有之于济上。济上之军奉令击齐,大胜之。轻卒锐兵,长驱至国。齐王逃遁走莒,仅以身免。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燕。大吕陈于元英,故鼎反乎历室,齐器设于宁台。蓟丘之植,植于汶篁。自五伯以来,功未有及先王者也。先王以为顺于其志,以臣为不顿命,故裂地而封之,使之得比乎小国诸侯。臣不佞,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弗辞。”

    “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蓄积,及至弃群臣之日,遗令诏后嗣之馀义,执政任事之臣,所以能循法令,顺庶孽者,施及萌隶,皆可以教于后世。”

    “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故吴王远迹至于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而浮之江。故吴王夫差不悟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弗悔;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故入江而不改。”

    “夫免身功,以明先王之迹者,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

    “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也。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

    诗词推荐

    重阳无菊闷书空,心似渊明兴不同。聊且携壶上东岭,不妨欹帽对西风。百年尽付无何外,三迳谁如阿堵中。十月黄花方烂漫,莫辞联骑访山翁。

    数年来、揆度在南州,今年在家山。叹平生踪迹,荆淮岭蜀,多少间关。幸对园林花竹,一笑且团栾。莫忆西风梦,驰志楼兰。赢得维摩多病,奈鬓毛剥落,步武蹒跚。神仙何处,遗我以金丹。愿明时、清平无事,放老翁、长伴白鸥闲。聊相与,桂花香里,满酌开颜。

    一州横制浙江湾,台榭参差积翠间。楼下潮回沧海浪,枕边云起剡溪山。吴江水色连堤阔,越俗舂声隔岸还。圣代牧人无远近,好将能事济清闲。

    城楼画角吹晚晴,梅花堕地草欲生。绮盘翠杓春满眼,我胡不乐君将行。君归吾党共增气,往往怪我衰涕横。我来江干交旧少,见君不啻河之清。北风共爱地炉暖,西日同赏油窗明。微吟剧醉不知倦,坐阅汉腊逾周正。君文雄丽擅一世,凛凛武库藏五兵。酸寒如我每自笑,顾辱刻画为虚声。

    自有仙才自不知,十年长梦采华芝。秋风动地黄云暮,归去嵩阳寻旧师。

    惨惨枯梢,初疑似、真酥点滴。见深红蒂萼,方认早梅消息。粉艳牵连春意动,冰姿照映霜华白。伴苍松、修竹似幽人,相寻觅。香远近,枝南北。幽涧畔,疏篱侧。便佣儿贩妇,也知怜惜。渭水渔翁方入社,西湖处士成陈迹。爱平生、炯炯岁寒心,无今昔。

    世情唤做三绝,佛眼譬之六如。当日最宜为诰,而今老不中书。

    慕古既多沮,从俗宁可安。吾冠方委尘,政尔不必弹。群醉敢独醒,孤芳若为园。秋风况无情,最解吹年颜。

    今日汉家探使回,蚁叠胡兵来未歇。春风渭水不敢流,总作六军心上血。

    事业无欲速,燕逸不可求。速成适多害,求逸翻成忧。

    暂作宜阳客,深知太守贤。政移千里俗,人戴两重天。旧郭多新室,闲坡尽辟田。倘令黄霸在,今日耻同年。

    子云赋逐贫,退之文送穷。二作虽类俳,颇见壮士胸。晁子问行津,欲济无山穷。著书道蒿底,端有古人风。

    斜阳孤影叹伶仃,横按乌藤坐草亭。闲久更知贫有味,病多那责药无灵。农书甚欲从师授,忍字常须作座铭。更喜友生能饷酒,欣然一醉倒长瓶。

    木落晚风急,宵凉侵暑衣。有期惟向老,无计未成归。只益颠毛脱,还从髀骨肥。感时仍吊古,回首意多违。

    颇怪秋频雨,兼疑暑顿凉。岁方祈有駜,梦岂误无羊。敢与朝廷议,唯观宇宙康。由来夸上瑞,不必颂芝房。

    穷秋积雨不破块,霜落西湖露沙背。大鱼泥蟠小鱼乐,高丘覆杯水如带。鱼穷不作摇尾怜,公宁忍口不忍鱠。修鳞失水玉参差,晚日摇光金破碎。咫尺波涛有生死,安知平陆无滩濑。此身宁供刀几用,著意更须风雨外。是间相忘不为小,濠上之意谁得会。枯鱼虽泣悔可及,莫待西江与东海。

    沙头云树郁依依,晚稻吹香紫蟹肥。露白秋江鸥一梦,月明寒树雁双归。蓬窗剪烛孤弹剑,草屋禁风静掩扉。沧海十年空短鬓,青山未返薜萝衣。

    乌落黄云塞草秋,陇头之水东西流,水声呜咽鸣啾啾。马闻思旧枥,人闻思旧丘,年年征战无时休。无时休,谁能到此求封侯。

    天宫阁上醉萧辰,丝管闲听酒慢巡。为向凉风清景道,今朝属我两三人。

    休思官职落青云,且算今冬养病身。白纸糊窗堪听雪,红炉着火别藏春。旋篘官酝漂浮蚁,时取溪鱼削白鳞。况是丰年公事少,为郎为郡似闲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