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鲍都官钱塘通判

文鳐游西海,夕飞向吴洲。
朱鳖生明月,渊潜未可求。
由来有变化,何能计沉浮。
君子蹈出处,谁能等隅陬。
临水赋二者,相送无离忧。

作品评述

《送鲍都官钱塘通判》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文鳐游西海,夕飞向吴洲。
朱鳖生明月,渊潜未可求。
由来有变化,何能计沉浮。
君子蹈出处,谁能等隅陬。
临水赋二者,相送无离忧。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送别鲍都官钱塘通判的场景。诗人以文鳐(一种鱼)游弋于西海,夜晚飞翔至吴洲。明亮的月光照耀下,红色的鳖在深渊中悄然潜游,无法被人寻觅。诗人通过这些景象表达了世事的变幻无常,人生的起伏不定。他认为君子应该超越局限,不被境遇所困,而是要勇往直前。最后,诗人以水边的赋诗相送,表达了对鲍都官的祝福,没有离别的忧伤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文鳐、明月和渊潜的形象,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文鳐游弋于西海,象征着人生中的起伏和往来。夜晚的明月和深渊中的红鳖,分别代表着光明和深沉的一面,暗示了人生中的喜悦和困惑。诗人通过这些景象,表达了对人生变化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感慨。

诗中的“由来有变化,何能计沉浮”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幻的认识。他认为人生充满了变化,无法预测和计算,因此不能过于执着于沉浮的起伏。他呼吁君子应该超越境遇,不被困难所阻挠,勇往直前。

最后两句“君子蹈出处,谁能等隅陬。临水赋二者,相送无离忧”,表达了诗人对鲍都官的送别之情。他以水边的赋诗相送,表达了对鲍都官的祝福,并且表示送别时没有过多的忧伤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变化的思考和对君子风范的赞美。同时,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他对世事的洞察和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草根蝼蝈鸣,湖上蒹葭靡。繁林溺深绿,清池散圆紫。离居昧节序,陶情赖佳士。泛舟出郊甸,缓步信所履。壶觞展倡酬,及此晴日美。啸歌望山川,慷慨集悲喜。豺狼未鼎镬,郊野尚多垒。铁衣挂儒冠,好爵逮麻屣。吾侪幸味苦,得似道旁李。无思身外忧,摐意聊复尔。归云入禹穴,返照

午梦惊回笋簟凉,坦夷襟度即潇湘。诗高自与梅花好,食淡方知共味长。事说万端多画虎,人无一念不亡羊。满头飞絮春零乱,莫笑狂夫老更狂。

吴老公,薄心肠。夕河南,旦贞阳。诈书实报恩作殃,一身非魏还非梁。彼穷归义弃不祥,公心不薄尔可忘。梁家养客如养狼,狼入彼室坏彼堂。当时许媾惟朱张,溧阳公主谁家郎,乐游丝竹令人伤。

弱羽伤弓尚未完,孤飞谁敢拟鸳鸾。明珠自有千金价,莫为游人作弹丸。

行盖柳烟下,马蹄白翩翩。恐随行处尽,何忍重扬鞭。

上山月正高,下山月已黑。谢公风流远,抵掌恨陈迹。揪枰一局笑未阑,捷书喜报收河山。我今念此几废食,诸公都作新亭泣。

两淮黔首苦飘零,庙算成功再底宁。头斫新都摅宿愤,脐燃郿坞赫王灵。羌人半已投戈拜,父老从观扶杖听。欲勒燕然继隆碣,大书谁纪史编青。

秋高山城幽,风动林叶吼。百感从中来,将分故人手。故人惜轻别,樽酒欲相厚。未饮已颓然,别恨浓於酒。

一来寒谷转春风,百万喁喁说此翁。坐见西州成俗阜,忍令北客尚途穷。筹边闻道无遗策,幕府流傅已上功。便有细书催入觐,早回生意一言中。

畴昔通家事契,只今寸镇交承。起居枢密太夫人。绿鬓斑衣相映。乞得神仙九酝,祝教福禄千春。台星直上寿星明。长见门阑鼎盛。

林下居虽陋,花前饮却频。世间无事乐,都恐属闲人。

把酒思閒事,春娇何处多。试鞍新白马,弄镜小青娥。掌上初教舞,花头欲按歌。凭君劝一醉,劝了又如何。

剩喜秋风起,空庭老树间。夜凉瞻北斗,晨爽对南山。□□黄花近,今年白羽閒。未妨缺耕敛,尚觉老躯顽。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碣石山人一轴诗,终南山北数人知。拟看青龙寺里月,待无一点夜云时。

君住西山我住东,杖藜时复得相从。欣欣未见飘飘举,楚楚先经面面松。仙事既无妻子累,丹炉自有鬼神供。来春麦垅青中过,待碾新茶约段公。

七泽过名山,相逢黄落残。杉松开寺晚,泉月话心寒。祖遍诸方礼,经曾几处看。应怀出家院,紫阁近长安。

琥珀装腰佩,龙香入领巾。只应飞燕是前身。共看剥葱纤手、舞凝神。柳絮风前转,梅花雪里春。鸳鸯翡翠两争新。但得周郎一顾、胜珠珍。

多载事茅君,麻衣与葛巾。眼知人贵贱,心链己形神。丁甲常为使,王侯不得臣。华阳归洞晚,芝草几回春。

长洲连岁得贤君,十万人家煦若春。激箭波狂浮书舸,散丝雨细逐朱轮。郡斋诗石铺轻藓,公宴歌喉落暗尘,未得休官作逋客,河梁归思满鲈蒪。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