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东莱吕先生

往岁风云接,重霄日月开。
奏篇闻叹息,造膝谂图回。
延阁初优病,锋车又趣来。
恭惟天子圣,殄瘁岂无哀。

作品评述

《哭东莱吕先生》
往岁风云接,重霄日月开。
奏篇闻叹息,造膝谂图回。
延阁初优病,锋车又趣来。
恭惟天子圣,殄瘁岂无哀。

中文译文:
过去的岁月风云接连不断,天空中的太阳和月亮升起。
奏乐的曲子听到了叹息,谏议的图表又重新回来。
延阁中的初生病倒,锋车又急于前来。
敬仰之情惟天子者圣明,忍受残疾又怎能不悲伤。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对东莱吕先生的哀悼和崇敬之情。诗人表示过去的岁月风云不断,世事的变迁让人感叹不已。奏乐声中传来伤感的叹息,谏议之事再次出现在延阁之中。东莱吕先生初生病倒,却又面临锋车的催促。诗人虽然敬仰天子,但对于残疾的东莱吕先生不能不感到悲伤。

赏析:
这首诗以悼念东莱吕先生为主题,诗人通过描述东莱吕先生的遭遇和境遇,表达了对其的敬仰之情和对其处境的关切之意。诗中运用了风云、日月、奏乐、谏议等富有意象的描写,给人以深厚的艺术感染力。最后两句则表达出诗人对天子的敬佩,以及对于残疾人的同情和悲伤之情。整首诗词感情真挚、含蓄深刻,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东莱吕先生的痛惜和对人世间的无奈与哀叹。

作者介绍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巖尉。歷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庸蜀诸羌水,荆吴万里浑。不将崖约束,焉句壑崩奔。线引温汤浦,觞浮雪水源。槎程疑欲尽,西望气魂魂。

元子溪曰瀼,诗传到于今。此俗良易化,不欺顾相饮。庐山我久爱,买田山之阴。田间有流水,清泚出山心。山心无尘土,白石磷磷沈。潺湲来数里,到此始澄深。有龙不可测,岸木寒森森。书堂构其上,隐几看云岑。倚梧或欹枕,风月盈中襟。或吟或冥默,或酒或鸣琴。数十黄卷轴,圣贤

青山如浪入漳州,铜雀台西八九丘。蝼蚁往还空垄亩,骐驎埋没几春秋。功名盖世知谁是,气力回天到此休。何必地中余故物,魏公诸子分衣裘。

何处难忘酒,南州盗贼多。黄巾方裂眦,白日敢持戈。不见韩擒虎,宁闻马伏波。此时无一盏,其奈客愁何。

谷暗随呼应,禽春不速来。幽居逢令序,跬步且徘徊。

今年冬后,黄花初绽。莫怪时光较晚。晓来玉露浥芳丛,莹秀色、无尘到眼。支筇驻屐,徘徊篱畔。弄酌金杯自泛。须添罗幕护风霜,要留与、疏梅相见。

靠倒云门抽顾鉴,挨开临济主宾禅。一星猊血化驴乳,半点鸾胶续断弦。淳侍者,脱机缘。波斯拾得招文袋,月裹麒麟笑揭天。

玄路绝时分鸟道,见闻泯处涉功勋。何如只麽闲闲地,月浸冰壶夜不痕。

磊落多奇节,源流自父师。力扶举幡士,显拒卖珠儿。无复金瓯覆,空令玉钺悲。太常谁议谥,可不采吾诗。

寒食时看度,春游事已违。风光连日直,阴雨半朝归。不见红球上,那论彩索飞。惟将新赐火,向曙著朝衣。

延平山水东南冠,连岁何辜致许灾。积雨堤防宜有素,后时悔懊谩兴哀。

山晚浮云合,归时恐路迷。涧寒人欲到,村黑鸟应栖。野客茅茨小,田家树木低。旧谙疏懒叔,须汝故相携。白露黄粱熟,分张素有期。已应舂得细,颇觉寄来迟。味岂同金菊,香宜配绿葵。老人他日爱,正想滑流匙。几道泉浇圃,交横落慢坡。葳蕤秋叶少,隐映野云多。隔沼连香芰,通林

劚尽春山土,辛勤卖药翁。莫抛破笠子,留作败天公。

瓦瓶破晓汲清泠,石鼎移来坏砌烹。万壑松风供一啜,自笼双袖水边行。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晓汲过春畦,高梧待凤欹。瓮思閒凿{左土右遂},瓶险畏居湄。照影香钗坠,蠲烦素绠垂。寂寥无醉辖,瓢饮共栖迟。

江干蹭蹬,镇寻常、怀想京城春色。静倚山亭凝望处,惟见鸟飞云幕。拂面埃尘,跳□□□,老却风流格。年来却有,短蓑轻棹胸臆。闻与俊逸嬉游,笙歌丛里,眷恋中华国。况是韶阳将近也,应办青骢金勒。丰乐阑干,西湖烟水,遍赏苏堤侧。举觞须酹,天隅犀渚孤客。

我心只是忆天台,欲去无从首重回。若得此时追五柳,绝胜他日面三槐。年年白发催人老,夜夜青山入梦来。纵有万钟非我事,何如且覆掌中杯。

采石江头万鼓鼙,祭天台上手挥旗。坐驱朔马为鱼鳖,笑杀江南踏浪儿。

有婉孤山梅,香根寄霜雪。早被东皇知,占断西湖月。天风何狼籍,吹付寿阳人。骑箕弃鼎鼐,百花空自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