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爽轩

浓阴夹道水流渠,吹尽残花不复余。
唯有范家千亩竹,青青依旧色侵书。

作品评述

《致爽轩》是宋代赵汝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浓阴夹道水流渠,
吹尽残花不复余。
唯有范家千亩竹,
青青依旧色侵书。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意境优美的景象。诗人描述了一条夹道之中的水流渠,渠旁浓密的树阴让阳光无法透入,使得渠内残留的花朵被风吹落一空。然而,唯有范家的千亩竹林依然郁郁葱葱,仿佛色彩渗透到了书本之中。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简练而富有意象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于范家竹林的赞美。诗中的"浓阴夹道水流渠"形象地描述了树阴下的水流,给人一种凉爽和宁静的感觉。"吹尽残花不复余"表达了时光的无情和花朵凋谢的无奈,暗示了光阴易逝,万物皆有衰老和消逝的命运。然而,"唯有范家千亩竹"却是诗中的亮点所在。范家的竹林依然郁郁葱葱,青翠欲滴,色彩透入书本之中。这种对范家竹林的描绘,既突出了竹林的生命力和长青不变的特点,也暗示了文化的传承和经典的永恒。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细节的描绘,表达了对光阴易逝和生命脆弱性的思考。诗人通过将范家竹林与时光相对比,赞美了竹林的永恒之美,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这首诗词情感抒发简练而深刻,给人以启示,引发读者对于生命和时间的反思。

作者介绍

赵汝愚(1140--1196),字子直,饶州余干人,宋代汉恭宪王元佐七世孙。卒于宋宁宗庆元二年。宋建炎(1117—1130),迁居崇德县洲钱(今桐乡市洲泉镇)。父应善,字彦远,性孝悌,工诗翰,官至江南西路兵马都监。早有大志。擢进士第一,签书宁国事节度判官。召试职馆,除秘书省正字。历迁集英殿修撰,帅福建。绍熙二年,公元一一九一年召为吏部尚书。迁知枢密院事,辞不拜。孝宗卒,适光宗疾,不能执丧。汝愚遣韩侂胄以内禅意请于宪圣太后,奉嘉王即皇帝位,即丧次命朱熹待制经筵,悉收召士君子之在外者进右丞相。

赵汝愚的生平

  汝愚(1140年-1196年2月20日)少年勤学有大志,曾说:“大丈夫留得汗青一幅纸,始不负此生,”孝宗乾道二年(1166),考中进士第一(状元),授秘书省正字,迁著作郎,知信州、台州.改任江西转运判官,后入朝为吏部郎兼太子恃讲,迁秘书少监兼代给事中。淖熙八年(1181),代理吏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明年,以集英殿修撰出任福建军帅。后进直学士,出任四川制置使兼成都知府。时羌族四处骚扰,汝愚以计分散其势力,始相安多年。孝宗赞扬他有文武全才。光宗接位,进为敷文阁学士,知福州。绍熙(1983年版《辞源》作绍兴,误)二年(1191)。召为吏部尚书.四年,升知枢密院事。五年,太上皇孝宗病死,子光宗向与父不和,称病不执丧礼。于是两宫隔绝,大臣累奏不复,迁延多日,朝野忧虑,左丞相留正称病他去,官僚几欲解散,人心益浮动。汝愚以国事为重,临危不惧,屋进两宫疏通,又与工部尚书赵彦边等密议,派知阁门事韩侂胄进宫禀请宪圣太后垂帘,主持丧事:并逼使光宗退位,拥其子嘉王赵扩即皇帝位.嘉王恐负不手之名坚辞。汝愚劝道:“天子当以安社稷、定国家为孝,今中外忧乱,万一生变,将置太上皇于何地?”于是嘉王即位,是为宁宗.改元庆元。命汝愚兼代参知政事,特进右丞相枢密使。推辞不就,并请召还留正,使续居相位,又荐朱熹待制经箍;召回外出之官员,以安定朝政。留正还朝,汝愚自请免兼职,改任为光禄大夫,右丞相.力辞再三,宁宗不允,遂与留正同心辅政、时外戚韩惋胄以拥戴定策有功,出入皇宫,渐见亲幸,居中用事,乘问争权。待制朱熹、吏部侍郎彭龟年,以韩侂胄窃弄威福,不去必为后患,提出弹劾,未果。朱熹主张以厚赏酬劳,勿使干预朝政,而汝愚为人疏坦,不以为虑。侂胄遍植党羽,垄断言路。排斥贤良,汝愚势孤。天子更无所倚信。侂胄诬汝愚以同姓居相位,必不利于社稷,因而罢右丞相.以观文殿学士出知福州。国子祭酒李详、博士杨简,太府丞吕祖俭等,以汝愚勋劳卓著,精忠贯于天地.先后上疏挽留,太学生客人伏闸上书,皆遭贬斥。有人以汝愚“倡引伪徒,图为不轨”,诏谪宁远军节度副使,贬放永州(今湖南零陵)。汝愚怡然就道,对送行者说:“看侂胄用意,必欲杀我。我死,君等方可无事。”宁宗庆元二年(1196)正月,行至衡州,得病,为守臣钱鍪所窘,壬午日(2月20日)暴卒(《庆元党案>>什遂服药而卒)。宁宗开禧三年(1207).侂胄被诛,党禁渐解,尽复汝愚原官,赐谥忠定,赠太师,追封沂国公。理宗诏配享宁宗庙廷.追封福王,义进封周王。有子九人。《宋史>)卷三九二有传。

  汝愚学务实用,常以司马光、范仲淹等自期。著有《忠定集》十五卷、《太祖实录举要》若干卷、《类宋朝诸臣奏议》三百卷等。

  洲钱赵氏,聚族而居,汝愚所得廪食常分与旗人,而自奉甚薄。虽贵为丞相,仍布衣蔬食. 乡人盛赞其清正贤能,故命其故巷为生贤里、巷东小桥为生贤桥,相沿至今。又于隔河梁代古刹柢园寺建赵忠定祠。祠后毁于火,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重建,钱梦得为之撰《重建赵忠定公祠记》清光绪间(1875~1908)又重建。

诗词推荐

只见如山白浪飞,更堪动地黑风吹。渺茫直际九州外,汹涌常如八月时。河伯岂能穷海若,灵胥仅可吓吴儿。惜无散发骑鲸友,共了南游一段奇。

雪萤贫士眼,珠翠贵人身。自从墙角弃,无复案头亲。

委蜕疏竹根,舒翼高梧枝。攀缘择阴翳,意求物弗知。清晓喜零露,晴昼弄凉腮。长吟不能休,自喜方得时。

谁将霜雪节,剪伐结此亭。更须千万个,四面看青青。

六经圣所传,百代尊元龟;谆谆布方册,一字不汝欺。抱书入家塾,自汝儿童时,老乃幸不验,愚哉死何悲!

玄子来前,还忆汝,今朝初度时。是吾家几世,书香阀阅,我翁畴昔,心地坦夷。宅相伊何,泛红老子,汝母慈仁有儿。如今恨,倚门人去,和胆为谁。丈夫七十何为。算三十功名已是迟。要经天纬地,拓开实用,嘲风弄月,省可虚词。我亦平生,卮言徒费,犹酌檐花向九疑。团*好,待老

路公溪上鹤发翁,眼光照日颜如意。厖眉垂鬓有仙骨,骈集五福天所钟。螭头暂辍三长手,杖节扶舆入闽峤。弧南一夜晶辉浮,海隅草木俱荣耀。朱金拜后古所稀,绣绂全胜衣彩衣。玉觞荐寿须珍奇,更待蟠桃结子时。

五张机,横纹织就沈郎诗。中心一句无人会,不言愁恨,不言憔悴,只恁寄相思。

乾坤沸嗷嗷,名击朱鸟影。寥落寸心违,斯文亦吾病。

岁月去人如箭急,一年只有十五日。雪砌禅人总不知,但见钵孟两度湿。

皎然灵一时,还有屈于诗。世岂无英主,天何惜大师。道终归正始,心莫问多岐。览卷堪惊立,贞风喜未衰。

旌旗直指阵云开,文驷雕轩寿母来。万古欢呼和气荡,胡儿不战倒戈回。

桥外客舟莲夜发,饱吹十幅风蒲滑。天明无处觅高城,但见吴江波浪阔。

祝融朝日丽东天,袅袅西风紫雁前。千玉散青攒叠巘,万云流白涨晴川。

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暖。帘开明月独窥人,欹枕钗横云鬓乱。起来琼户寂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

方丈前头挂草鞋,流行坎止任安排。老僧脚底从来阔,未必枯髅就此理。

三伏元无暑,连旬雨复阴。朝朝閒旧扇,夜夜拥重衾。日晦浮云翳,天愁沴气侵。烽烟犹未息,一念一伤心。

垂帘复辟身居稳,送吕迎章话又新。瞒得庭中相泣者,难瞒屏后窃听人。

老翁曾旧识,相引出柴门。苦话别时事,因寻溪上村。数年何处客,近日几家存。冒雨看禾黍,逢人忆子孙。乱藤穿井口,流水到篱根。惆怅不堪住,空山月又昏。

江中绿雾起凉波,天上叠巘红嵯峨。水风浦云生老竹,渚暝蒲帆如一幅。鲈鱼千头酒百斛,酒中倒卧南山绿。吴歈越吟未终曲,江上团团帖寒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