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道中即事

茅茨带壑两三家,火种人归石径斜。
行值深山小春候,女郎祠下半岩花。

作品评述

《小桥道中即事》是明代蔡汝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茅茨带壑两三家,
火种人归石径斜。
行值深山小春候,
女郎祠下半岩花。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间小桥道旁的景象,表现出深山中的宁静和宁和生活。诗人通过描写茅茨、石径、春天的气息以及女郎祠下的半岩花,展示了山中的宁静和山野生活的美好。

赏析:
诗词以写实的手法展示了山间小桥道旁的景象。茅茨带壑的形容词描绘了山中民居的简朴,茅茨是一种简陋的屋顶材料,壑指山间的小溪或沟壑。两三家表示山中的人烟稀少。火种人归石径斜一句描绘了一个人背着火种沿着蜿蜒的石径走向山中的家园,石径斜的描写增添了一种曲折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行值深山小春候,女郎祠下半岩花,表现了深山中春天的气息和山中的女郎祠。行值深山小春候一句中,行值表示走入,深山代表山中的幽静,小春候则表达了初春的景象。女郎祠下半岩花描绘了女郎祠底下开满了盛开的花朵,增添了一种美丽的意象。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生动的描写,展示了山中宁静的景象,表达了对山野生活的赞美和向往。蔡汝楠以深山小桥道旁的景象,传达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山中女郎祠的敬仰与景仰。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带给读者一种宁静、舒适的感受,展现了明代山水诗的特点和美感。

诗词推荐

水色含群动,朝光切太虚。年侵频怅望,兴远一萧疏。猿挂时相学,鸥行炯自如。瞿唐春欲至,定卜瀼西居。

频岁仍饥馑,三湘要抚绥。分忧承帝命,遗爱结民思。自有栾公社,何须叔子碑。若书耆旧传,清德不磷缁。

一卷新吟水石香,顿教尘浊变清凉。唤醒心下十年梦,拜舞薰风面舜廊。

七十说不合,片谈立封侯。百哉失飞臂,斗酒得凉州。人言遇不遇,不系人劣忧。亡羊与得鹿,等付卢雉投。独不见张公座上三大户,胡为百万一掷成私骰?

参禅乎,参禅乎,参禅须是大丈夫。当信参禅最省事,单单提个赵州无。行亦提,坐亦提,行住坐卧常提撕。蓦然打破黑漆桶,便与诸圣肩相齐。所以懒瓒不受黄麻诏,芙蓉不受紫衲衣。既是参禅了生死,谁肯逐物成自欺。近代参禅全不是,尽去相师学言语。纵然学得言语成,恰似雕笼养鹦

闻道天台谦上人,溪鱼野鸟共忘形。林间无事结跏坐,石上更安圆觉经。定处只应山鬼护,讲时还有海龙听。何年蜡屐缘云径,一叩灵仙不死庭。

花开复易谢,花谢令人哀。泫然厌春雨,何如花莫开。月来复易落,月落伤人怀。中宵寒露零,何如月不来。有琴欲绝弦,有酒欲倾杯。譬若已逝波,谁能使重回。来者日以近,去者日以违。故人今已矣,已矣将安归。依依梦中见,安知是与非。

湘南湘北水悠悠,佳处中间冠十州。楚客离骚收不尽,唐人题跋尚分流。我来江上重寻日,景入诗中为点头。

侧身南望但依依,片席乘风去似飞。莫谓苍梧在天末,帝乡看逐白云归。

光阴催我才,衰病亦堪邻。残腊不多日,余生能几年。有为俱是妄,无事即成仙。近得安心潮,莆团学坐禅。

又溯长江控五老,依然多难作登临。沉舟东海当年恨,击楫中流此际心。绿树沿江成都勃,浮云遮日幻晴阴。风流且待明朝起,不耐长叹万马。

心事摧残厌世喧,眼前能复问媸妍。故园春色还依旧,此日看花意不然。

桂薪玉米转煎熬,口体区区不胜劳。今日难谋明日计,老年徒羡少年豪。皮肤剥落诗方熟,鬓发沧浪画愈高。自雇一寒成感慨,有谁能肯解绨袍。

竹屋无人肯见过,寒云自傍钓船多。老仙更在云深处,奈此春山野水何。

场屋悠悠四十年,这回弄镜已华颠。也知枯木春稀到,却想寒灰火复然。高尚难攀生有累,往来莫厌喜随缘。伤心自是离乡客,几度因归上墓田。

我有斗酒,好与君期。徵歌鼓瑟,以乐斯须。来兹未明,去日难追。勉旃周道,毋以后时。

桃叶渡头桃叶春,家家桃叶斗妆新。不知何处初来客,未省吴姬会笑人。

蜀天寒破让芳晨,雪花霞跗次第新。解把清香与行路,教人长忆故园春。

杏香消散尽,须知自昔,都门春早。燕子来时,绣陌乱铺芳草。惠圃妖桃过雨,弄笑脸、红筛碧沼。深院悄。绿杨巷陌,莺声争巧。早是赋得多情,更遇酒临花,镇辜欢笑。数曲阑干,故国谩劳凝眺。汉外微云尽处,乱峰镇、一竿修竹。间琅玕,东风泪零多少。

赠君以丹棘忘忧之草,青裳合懽之花,马脑游仙之梦枕,龙综辟寒之宝砂。天河未翻月未落,夜长如年引春酌。古人安在空城郭,今夕不饮何时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