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自普照入山独游二庵

披榛入山山路细,钟声出寺门将闭。
石苔冉冉上芒鞋,草露漙漙著衣袂。
野人茅茨苫竹屋,终身局促无生计。
天公未胜困人,春田米尽秋田继。
老妻稚子亦自乐,野草山花还插髻。
长笑人间醉未醒,终老辛勤漫欺世。

作品评述

《次韵子瞻自普照入山独游二庵》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披榛入山山路细,
穿越茂密的丛林向山中进发,
钟声出寺门将闭。
离开寺庙的钟声即将敲响关门。

石苔冉冉上芒鞋,
石头上的苔藓渐渐爬上草鞋,
草露漙漙著衣袂。
草地上的露水湿润了衣袖。

野人茅茨苫竹屋,
野人住在茅草搭建的竹篱屋中,
终身局促无生计。
他们一生过着拮据的生活,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天公未胜困人,
上天的神明还没有战胜人类的困苦,
春田米尽秋田继。
即使春天的粮食收获完了,秋天的田地又接续着。

老妻稚子亦自乐,
老妻和年幼的孩子也能感到快乐,
野草山花还插髻。
他们的头上还插满了野草和山花。

长笑人间醉未醒,
长久以来,他们笑看人间繁华却不曾苏醒,
终老辛勤漫欺世。
他们一生辛勤劳作,却被世人轻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野人的生活境遇。野人住在山中的竹篱屋里,生活简朴而困苦。诗中用细节描写表现了野人的艰辛和困顿,如披榛入山、石苔上衣袂等。尽管野人面临着生活的困难,但他们依然能从简朴中找到快乐,老妻和孩子也能欢乐自得。诗中的"野草山花还插髻"表现了他们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

整首诗以叙事方式展现了野人的境遇和态度。他们以一种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的磨难,长久以来笑看人间的荣华富贵,却从未迷失自我。诗词通过对野人生活的描写,间接地批判了社会上追逐名利的虚浮和困扰。

苏辙通过这首诗词,表达了对于简朴生活和纯朴情感的赞美,以及对世俗繁华的批判。他通过野人的形象,呼吁人们珍惜朴素的生活,不被功名利禄所迷惑,追求内心真正的快乐和自由。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四围乔木尽儿孙,曾见吴宫几度春。若使当年成大厦,也应随例作灰尘。

照梁初日光相似,出水新莲艳不如。却寄两条君令取,明年双引入中书。

铜彝深养玉肤肌,更着图书绕四围。千古离骚谁与续,袭人清韵自芳菲。

昔年山下结茅茨,村落重来野径移。樵客相逢悲往事,林僧闲坐问归期。异藤遍树无空处,幽草缘溪少歇时。此景一抛吟欲老,可能文字圣朝知。

华藏有主人,百界转纤埃。主人顺唤客,低头不敢来。

三处分携跨两年,浮云生计本悠然。江山胜地端相待,大有东南未尽缘。

难得刘夫子,生平极爱予。有时吟好句,特地到贫居。远别宁无恨,平安莫问书。梦穿庭际菊,密叶过畦蔬。

一日不见山,胸次尘土积。老来志益壮,清游等畴昔。锺山草堂古,每恨身微翮。况是佳丽地,牛马风不隔。遑遑问征路,冉冉供吏役。渊明田可秫,肯为五斗易。石桥跨淮水,岐路由此析。俗驾何时回,为尔谢松菊。

文脊山中姓已逃,江城争美少微高。应知司马来窥鼎,便学春人去种桃。海上音书断鸿雁,洞中吟啸伴猿猱。鹿裘谁识先生志,却把虚词倚伏滔。

移得烟溪竹数竿,闲庭栽处绿阴寒。虚心高节真堪爱,不放常人暂入看。

昔年曾约归四明,掇钵共饭莆菜羹。东园蔬荠几衰长,望之何以辜斯盟。铿铿小节何足拘,大名当振声{雄隹换左谷}{雄隹换左谷}。旌旗不动剿胡种,屈伸一臂逾长城。淮甸既肃四海肃,丰功盛德应难名。了知八珍与藜苋,清闲富贵但等平。我罹劫火固无闷,公视昼锦不以荣。七佛承承竟何

穿凿须当二九深。甘泉自有应清吟。更祈治病名丹井,相称山侗普济心。人听劝,作知音。重阳妙趣好追寻。紫芝气焰生形象,碧眼真如上宝

城外升山寺,城中望宛然。及登无半日,欲到已经年。

岁晚寒侵游子衣,拘留幕府报官移。五更归梦三百里,一日思亲十二时。车上吐茵元不逐,市中有虎竟成疑。秋毫得失关何事,总为平安书到迟。

春残留几日,越女笑蚕红。江尽愁何尽,床空梦不空。燕多知近海,蝶少为饶风。底事吟诗健,吟诗正待穷。

鸡苏狗虱难同味,怀取君恩归去来。青箬湖边寻顾陆,白莲社里觅宗雷。

倘作家书寄哲儿,淮阴重话七年情。门前报有关山客,来听西斋夜雨声。

宝画光腾处,乔林更碧峦。权衡主人福,压尽世间官。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数声乌鹊。院宇寒萧索。杨柳梢头秋过却。无叶可供风落。可人犹有芙蕖。向人冷澹妆梳。云外征鸿过尽,夕阳依旧平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