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上先家旧葬处

一孟麦饭一肮肩,寒食风花沪眼边。
倘得黄泉相见母,腾如白日上升天。
万家置去成何用,双鹤飞来亦偶然。
事死如生莫言孝,岁曾庐墓过三年。

作品评述

诗词:《黄山上先家旧葬处》

中文译文:
黄山上,先人古墓安葬,
一餐孟麦饭,一肩负邋遢。
寒食时,风花飘散在眼前,
若能与母亲相见于黄泉,
心情将如白日冉冉升天。
世事万千,世人安置后事又有何用,
两只鹤飞来,同样是偶然的巧合。
无论生死,言谈孝道皆无意义,
岁岁寒食过,曾经为庐墓而行走三年。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陆文圭的作品,描述了黄山上的先人古墓,以及作者对生死和孝道的思考。诗中通过描绘简朴的生活场景,如一餐孟麦饭和一肩负邋遢,表现出作者对物质世界的淡泊态度。在寒食时,作者感受到风花的飘散,这种寒食的氛围让他思念已故的母亲。他希望能够在黄泉之下与母亲相见,这样的相聚将使他的心情如同白日升天般欢喜。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后事安置的无奈,认为世事万千,人们安置后事并没有多大意义,就像两只鹤飞来一样,都只是偶然的巧合。最后,作者指出无论生死,言谈孝道都无法改变事实,岁岁寒食过去了,曾经为庐墓而奔波三年的时光也已逝去。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生死、孝道和人世间事物的思考,给人以深思。

作者介绍

陆文圭(一二五○~一三三四),字子方,江阴(今属江苏)人。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膺乡荐,时年十八。宋亡隠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四年(一三一七)再中乡举,朝廷数度徵召,以老疾不应。卒年八十五。有《墙东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仍辑爲二十卷。清光绪《江阴县志》卷一六有传。 陆文圭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侯门一入似海深,欲讯卿卿问鬼神。?此情惘然逝如梦,镜花水月原非真。

莫问西临统万城,书签月色落南荣。远天雁去惊幽梦,近体诗来慰老情。筹笔阵寒徒许国,题鞭句险政伤生。敢寻五世蓬莱路,异姓王孙尚避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义人之正路,中实存羞恶。要常由而行,不可离跬步。

枕障熏炉隔绣帷,二年终日苦相思,杏花明月始应知。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黄昏微雨画帘垂。

古道日凋弊,人心竞险薄。风雨晦朝暮,平陆变沟壑。归来寻故庐,六窗静犹昨。殷勤时拂拭,埃尘易侵剥。

三叹把离袂,七哀深我情。云天愁远别,豺虎拥前程。驻马恋携手,隔河闻哭声。相思昏若梦,泪眼几时明。

但恐红尘虚白首,宁论蹇逸分先后。莫占莺花笑寂寥,长安春色年年有。

王君手持瑞竹图,要我作计仍自书。我书不悭诗亦易,政坐此君难位置。我欲摇毫写作双竹吟,却教数节一干非商参。我欲援琴抚作降竹曲,又见二妙同升异茕独。卜子夏,子可为我讴,一桴二米秬黍秋。清人一韔攒双矛,肥泉同本末异流。观射父,子可为我释。一少二多何卦策。以奇承耦

光风颜色雪髯鲜,已到人閒稀有年。心好共称生下佛,身闲自谓饮中仙。安贫真味齐眉馈,养善良方高枕眠。更看镫宵儿迎妇,一家春与月团圆。

□□□□濯尘缨。严濑磻溪有重轻。多少事,古今情。今人当似古人清。

两崖开尽水回环,一叶才通石罅间。楚客莫言山势险,世人心更险于山。

非不非,是不是。建立则乖张,扫除则失旨。德山临际出来,换却髑髅裹底。

蔷薇虽是后人栽,一度春风一度开。绝怜东野归何处,无复花前把酒来。

东晋群贤事已荒,却於纸上见清狂。茂林修竹今何在,一段风流付夕阳。

见处即已,无心即了。

莫恃芙蓉开满面,更有身轻似飞燕。不得团圆长近君,珪月鈋时泣秋扇。

脚下长拖破木履,口内不知道甚底。恼乱风光没奈何,南北东西无定止。

南国清和烟雨辰,刺桐夹道花开新。林梢簇簇红霞烂,暑天别觉生精神。秾英斗火欺朱槿,栖鹤惊飞翅忧烬。直疑青帝去匆匆,收拾春风浑不尽。

佳人寓云端,饵霞服灵烟。举手谢时人,信尔非我缘。谁令山中瓢,酌此闤闠泉。舍尔芝兰芗,一染渐余膻。铅黄强为容,孰竟谓子妍。眷焉反初素,此道自古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