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倅致政还乡

交说纷纷不惮烦,要公小驻北归辕。
三休恐负名亭意,二去吾宁雇子言。
快指柴桑还我里,遥瞻伸虎到君门。
画图史笔俱张大,又得杨家一巨源。

作品评述

《送杨倅致政还乡》是宋代文人朱翌的诗作。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杨倅去北方就任的场景,并反映了诗人对杨倅的期望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交说纷纷不惮烦,
要公小驻北归辕。
三休恐负名亭意,
二去吾宁雇子言。
快指柴桑还我里,
遥瞻伸虎到君门。
画图史笔俱张大,
又得杨家一巨源。

诗意:这首诗以送别的场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杨倅的祝福和对友情的思念。诗人感叹着杨倅因公务而离开,交谈声此起彼伏,纷纷不绝,诗人希望杨倅在北方工作期间能够小住在朝廷,秉公执政,恪守职责。诗人担心杨倅在北方的表现可能会辜负他在诗中所寄予的期望,而自己宁愿选择隐退而不发表言论。诗人快速地指着柴桑,期望杨倅能早日返回故乡,展望着在杨倅归来时的喜庆场景。诗人赞叹着杨倅在文史方面的才华,同时也感慨地说,杨家又得到了一个巨大的来源。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杨倅的送别之情和对友谊的真挚珍视。诗人虽然对杨倅的离去感到惋惜,但他仍然希望杨倅能够忠诚履职,不负人们的期望。诗人展望着杨倅回乡的那一天,寄托了对杨倅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人还称赞了杨倅在文史领域的才华,表达了对杨倅家族的赞许。整首诗通过对别离场景的描绘,传达了友情的真挚和对友人前程的美好期望,展示了朱翌细腻的情感和对人情世故的洞察力。

作者介绍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诗词推荐

富池遡流上,险在登官船。浮动不堪伏,薄命危丝悬。枫叶舞片轻,芦花袅漪鲜。晚景自可写,肯想涛头颠。

天遣今年到五夫,琼田千里玉平铺。波中船舫来还去,载取烟云作画图。

踡跼盐车万里蹄,忽逢良鉴始能嘶。不缘伯乐称奇骨,几与驽骀价一齐。

桂棹悠悠分浪稳。烟幂层峦,绿水连天远。赢得锦囊诗句满。兴来豪饮挥金_。飞絮撩人花照眼。天阔风微,燕外晴丝卷。翠竹谁家门可款。舣舟闲上斜阳岸。

霜筠万个绕龙孙,中有茅檐据小村。疏处只容猿鹤过,喜无俗客敢登门。

惟姊弟之爱,沔之父老儿女子,亦莫不予爱也。丙午冬,千岩老人约予过苕霅,岁晚乘涛载雪而下。顾念依依,殆不能去。作此曲别郑次皋、辛克清、姚刚中诸君衰草愁烟,乱鸦送日,风沙回旋平野。拂雪金鞭,欺寒茸帽,还记章台走马。谁念漂零久,漫赢得、幽怀难写。故人清沔相逢,小

糜烂方完额,军书趣借征。呼啼通比屋,髡薙净丘陵。爱养天心啬,追呼吏牍能。深山犹伏莽,多垒不堪增。

珠树共飞栖,分封受紫泥。正名推五字,贵仕仰三珪。继组心知忝,腰章事颇齐。蓬山有佳句,喜气在新题。

当年传画烛,帝遣快行□。□□山斋卧,□目自结□。

经年不见梦魂飞,依旧仙装淡薄衣。玉骨已无尘俗气,冰姿还耐雪霜威。携壶正欲酬清赏,策杖何妨历翠微。莫惜对花拼剧饮,看看风雨卷春归。

二杯兀兀复腾腾,服气烧丹总不能。借问生涯在何许,孤舟风雨伴渔灯。

五杂组,四豪客。往复还,阡与陌。不得已,长沙谪。 ——张荐五杂组,五辛盘。往复还,马上鞍。不得已,左降官。 ——李崿五杂组,甘咸醋。往复还,乌与兔。不得已,韶光度。 ——颜真卿五杂组,五色丝。往复还,回文诗。不得已,失喜期。 ——皎然

岂是从容唱渭城,个中当有不平鸣。可怜日晏忍饥面,强作春深求友声。

短舞长讴撩性情,狗翻砑鼓醉承平。六么花下西湖集,三叠云凝玉塞聋。治世之音岂沦谢,淫哇已极返和清。关雎正雅终知律,前圣尝云畏后生。

明时麟凤在郊邱,南北东西取次游。诗向足山楼上出,无诗千万莫登楼。

后山诗句古今传,我更拈花一惘然。古色最宜邀冻石,孤标只合耦冰仙。淡黄月色无风夜,凝碧池光欲雪天。着此数枝更清绝,不辞耐冷立阶前。

百指久转食,一身今倦游。事无非堕甑,心本是虚舟。傥不尝艰阻,渠能寡悔尤。管城虽解语,懒赋畔牢愁。

写出吴中胜,平生历历经。露窥烟渚静,山入柁楼青。老气何由逸,奔晖不肯停。北潭摇梦否,渌面照轩棂。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一去星沙二十年,梦魂时到橘洲边。从今不起南征念,移得湘山在目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