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长安宋澥逸人十韵

家盛翻嘉遁,谁同物外情。
徵君为密友,内翰是难兄。
静论儒宗服,狂歌侠少惊。
道装轻紫绶,酒旆胜红旌。
将相慵趋谒,渔樵喜送迎。
门开紫阁色,歌枕漕河声。
野鹤听调瑟,沙鸥看濯缨。
烟霞连杜曲,桑柘接昆明。
丹诀皆亲写,芝田忽目耕。
终须尽室去,相并掩柴荆。

作品评述

《寄赠长安宋澥逸人十韵》是宋代魏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家盛翻嘉遁,谁同物外情。
徵君为密友,内翰是难兄。
静论儒宗服,狂歌侠少惊。
道装轻紫绶,酒旆胜红旌。
将相慵趋谒,渔樵喜送迎。
门开紫阁色,歌枕漕河声。
野鹤听调瑟,沙鸥看濯缨。
烟霞连杜曲,桑柘接昆明。
丹诀皆亲写,芝田忽目耕。
终须尽室去,相并掩柴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魏野寄赠长安宋澥逸人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之情。

诗的前两句“家盛翻嘉遁,谁同物外情”,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羡慕之情。朋友家境富裕,可以过上闲适的退隐生活,而作者则无法与之相比,但他们之间的真挚情谊却超越了物质的差异。

接下来的两句“徵君为密友,内翰是难兄”,表明作者以朋友为知己,将内翰(指朋友在官场上的身份)看作是难得的亲兄弟。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绘场景来展现友情的深厚。静论儒宗服、狂歌侠少惊、道装轻紫绶、酒旆胜红旌等描绘了朋友们在一起静谧讨论儒家学说、热情歌唱和欢饮的场景,彰显了他们对学问、豪情和友谊的追求。

将相慵趋谒、渔樵喜送迎等描绘了朋友们不愿担任高官显要之职,更喜欢在自然间放松身心的情景。门开紫阁色、歌枕漕河声、野鹤听调瑟、沙鸥看濯缨等则描绘了他们所处的环境,表达了他们追求自然和雅致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烟霞连杜曲,桑柘接昆明。丹诀皆亲写,芝田忽目耕。终须尽室去,相并掩柴荆”,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烟霞连绵不断,桑柘相继延伸,象征着友情的长久和延续。丹诀皆亲写、芝田忽目耕表明友人们在各自领域中都能取得成就。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们最终都会离开尘世,归于平凡的生活中,相互间的情谊也将被时间所掩埋。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友情、情感和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之情。诗中展现了友谊超越物质的重要性,以及对自然、雅致和豪情的向往。整体氛围积极向上,充满了对友谊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魏野(九六○~一○二○),字仲先,号草堂居士,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东都事略》卷一一八作蜀人)。一生不仕,居陕县东郊。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被荐徵召,力辞不赴。广交僧道隠者,与当时名流寇准、王旦等亦有诗赋往还。天禧三年(一○一九)十二月九日卒,年六十。卒后赠秘书省着作郎。有《草堂集》,生前已行于世。死后,其子魏闲总其诗重编爲《鉅鹿东观集》十卷。《宋史》卷四五七、《东都事略》卷一一八有传。 魏野诗,前十卷以一九二五年贵池刘氏影宋刊本《鉅鹿东观集》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元年严陵郡斋刻本(残四~六卷,以明抄本配足,简称明抄配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旧山楼藏清钞本(简称旧山楼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张蓉镜藏清钞本(简称张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章钰藏清钞本(简称章本)、宋筠录温忠翰校跋本(简称温校)、赵氏峭帆楼一九一四年刊本(简称赵本)、傅增湘批校本(简称傅校)、陈思辑《两宋名贤小集》(清初钞本,收《草堂集》三卷,简称草堂集本)等。另从《草堂集》、《全芳备祖》等书辑得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我创新轩不费钱,小将屋壁敞东偏。谁留止水涵千丈,今为陈人洗万缘。树近直疑蓝作幕,月明方见玉为天。个中岂敢容凡客,独与清风泛酒船。

出郭已超俗,住溪尤近真。青天素和我,白雪便随人。守道何妨贱,藏书不尽贫。长怀社中友,共发瓮头春。

无物可为寄,持书泪满襟。一生千古恨,万里十年心。及见悲何语,重逢乐岂任?别来空老去,法乳负深恩。

大江一浩荡,离悲足几重。潮落犹如盖,云昏不作峰。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九十方称半,归途讵有踪。

鸣鸠初拂羽,桑叶破新萌。采采不盈菊,攀多力未生。春服浥朝露,晓日映妆明。语学流莺巧,身同飞燕轻。使君劳借问,夫婿自专城。

此身非我有,在世聊尔为。於此傥有得,夫复何所悲。遂将郁抑怀,写作悽苦辞。如彼深闺妇,暗起鸳鸯思。苍苍亦有耳,此情知不知。

亏成久不挠心旌,老阅人间百事轻。却笑平生甘淡薄,每缘行乐问阴晴。羽觞饧粥同春事,卧醉行歌见俗情。击钵更遭强敌困,可能赤手控奔鲸。

塘上勾帘对晚香,半斜红日已侵床。江妃羞出凌波袜,长在高荷扇影凉。

边地莺花少,年来未觉新。美人天上落,龙塞始应春。

盘无兼味惭留客,梦厌多岐不到乡。

我来一榻羡危亭,倦步支颐竹杖轻。僧听钟声归寺急,鸦争林宿压枝鸣。禅机击拨如锋起,尘袂驱除似水清。风定夜虚声转寂,杯茶精舍一灯明。

青山来此赴,白日欲成阴。已痛故人绝,更伤节士心。衣冠犹就殓,宗祏不俱沉。洞腹逃禅事,千秋名自今。

浴罢临泉一整冠,令人搔首忆长安。御汤摇荡双龙影,疑是胡儿簇马鞍。

征程十里见桑乾,二月谁怜尚苦寒。沃野北来边地近,流澌东下早春残。风疑竹箭穿貂帽,雪作杨花点马鞍。旅况垆头消不尽,琵琶纤指莫教弹。

溪山廓廓眼增明,鸥鹭依依旧有盟。所恨登高临赋处,却嗟我友不同行。

近来憔悴人惊怪。为别后、相思煞。我前生、负你愁烦债。便苦恁难开解。良夜永、牵情无计奈。锦被里、余香犹在。怎得依前灯下,恣意怜娇态。

物外真何事,幽廊步不穷。一灯心法在,三世影堂空。山果青苔上,寒蝉落叶中。归来还闭阁,棠树几秋风。

市中有樵山,此舍朝无烟。井底有甘泉,釜中乃空然。我要见白日,雪来塞青天。坐闻西床琴,冻折两三弦。饥莫诣他门,古人有拙言。

不踏长安十二门,鸬鹚飞处数家村。停桡试向滩头问,莫是严光末世孙。

凤楼窈窕凌三袭,翠幌玲珑瞰九衢。复道中宵留宴衎,弥令上客想踟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