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化主

败坏多年笤箒樁,等闲拈起定宗纲。
这些标格天然别,不比诸方孟八郎。

作品评述

《送化主》是宋代释崇岳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一种清除败坏多年的藩篱,恢复宗纲的宏愿。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多年来,宗法的准则被破坏殆尽,
轻易地拿起笤帚扫除定下的宗法纲领。
这些标志性的界限自然地分开,
无法与其他方面的人相比,如孟八郎。

诗意:
《送化主》表达了作者对社会道德败坏状况的忧虑以及恢复正值的愿望。诗中提到的"败坏多年笤箒樁"意味着多年来的道德沦丧,而"等闲拈起定宗纲"则象征着作者希望能够轻易地恢复宗法准则和道德纲领。通过将标志性的界限与其他人相区分,作者强调了追求道德高尚的重要性,同时也凸显了自己对道德标准的坚守。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道德沦丧的担忧,并表达了恢复宗法准则和道德纲领的渴望。作者使用了"败坏多年笤箒樁"和"等闲拈起定宗纲"这两个意象,通过对比来突出自己对道德高尚的追求。同时,通过提到"诸方孟八郎",作者将自己与那些没有坚守道德准则的人区分开来,凸显了自己对道德标准的重视。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传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呼吁人们要秉持高尚的道德标准,追求真善美。

作者介绍

释崇岳(一一三二~一二○二),号松源,俗姓吴,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二十三岁受戒于大明寺。首谒灵石妙禅师,继见大慧杲禅师于径山。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得度于临安西湖白莲精舍,此后遍歷江浙诸老宿之门。后入闽见干元木庵永禅师,逾年,见密庵于衢之西山,从之移蒋山、华藏、径山。密庵迁灵隠,命爲首座。不久出世于平江府阳山澂照寺。后徙江阴军君山报恩之光孝寺、无爲军冶父山实际寺、饶州荐福寺、明州香山智度寺、平江府虎丘山云巖寺。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诏住临安府景德灵隠寺,居六年,道盛行,得法者衆。嘉泰二年卒,年七十一。爲南岳下十八世,密庵杰禅师法嗣。有《松源崇岳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陆游撰《塔铭》。 崇岳诗,以辑自《语录》者编爲一卷,以《语录》卷下单编之偈颂贊及他书所录编爲另一卷。

诗词推荐

月明独倚异乡楼,北望天涯几许愁。故国不归人意老,无情汴水自东流。

花外红楼,当时青鬓颜如玉。淡烟残烛。醉入花间宿。白发相逢,犹唱当时曲。当时曲。断弦难续。且尽杯中醁。

封章上达已经旬,所乞原非为贱贫。七秩自知非久客,一心只欲作闲人。虽惭绿鬓朱颜改,却喜清泉白石亲。荣辱是非都不问,尊前且乐自由身。

诸峰翠少中峰翠,五寺名高此寺名。石路险盘岚霭滑,僧窗高倚泬寥明。凌空殿阁由天设,遍地杉松是自生。更有上方难上处,紫苔红藓绕峥嵘。

一行城外路,事事胜城中。是处稻争绿,谁家莲忽红。深篱幽户闭,小水暗渠通。独坐谋诗句,何人识此翁。

柳外飞飞峡蝶儿,惠风心性彩云姿。终朝守定墙头舞,不得邻家一句诗。

客怀处处不宜秋,秋到梧桐动客愁。想得故人无字到,雁声远过夕阳楼。

池苑清阴欲就,还傍送春时候。眼中人去难欢偶,谁共一杯芳酒。朱阑碧砌皆如旧,记携手。有情不管别离久,情在相逢终有。

支川千百欲归东,不得江湖不会同。可但中流能击楫,也知高浪要乘风。

长安池馆郁峥嵘,此地偏多客子情。秋晚寒藤侵石瘦,夜深熟果落池惊。後生解识南山趣,先德元高戎夏声。感时暂来添白发,南山曾见汉公卿。

骄气年来痛自锄,似能略契度关书。神光出眦夜穿帐,胎发满头晨映梳。吾道元知非土苴,此身那可付丘墟?岷山幸有丹炉在,青壁何时共结庐?

三万里河东入海,万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一亩青苔半落英,蜂忙蝶懒互卿卿。燕泥干后儿初落,鱼尾轻时子遍成。闲拂午窗惊野马,梦游天竺听华鲸。舍南有柳纤纤在,不奈双蝉占取鸣。

一东一西垄头水,一聚一散天边霞。一来一去道上客,一颠一倒池中麻。

静,虚。热际,安居。 ——郑符龛灯敛,印香除。东林宾客,西涧图书。檐外垂青豆, ——段成式经中发白蕖。纵辩宗因衮衮,忘言理事如如。 ——段成式泉台定将入流否,邻笛足疑清梵馀。 ——段成式

俯仰怜身世,飘零玩岁时。道途多异说,客子有新诗。日落乾坤惨,风生草木悲。高楼空北望,清泪不胜垂。

斜日挂边树,萧萧独望间。阴云藏汉垒,飞火照胡山。陇首行人绝,河源夕鸟还。谁为立勋者,可惜宝刀闲。

弑姑杀子欲何为,伤败彝伦总不知。祸乱晋朝诚在己,灭亡父族咎归谁。

时清道合出尘埃,清苦为诗不仗媒。今日桂枝平折得,几年春色并将来。势扶九万风初极,名到三山花正开。更有平人居蛰屋,还应为作一声雷。

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