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杜甫的《天边行》
拼音和注音
lǒng yòu hé yuán bù zhòng tián , hú qí qiāng bīng rù bā shǔ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河源:河源héyuán[riverheadsource]河流的发源地,特指黄河的发源地
陇右:1.古地区名。泛指陇山以西地区。古代以西为右,故名。约当今甘肃六盘山以西,黄河以东一带。2.甘肃省旧时别称之一。
种田:耕种田地。
巴蜀:巴国与蜀国。秦汉时,巴、蜀同在今四川省,后为四川省的别称。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原诗
天边老人归未得,日暮东临大江哭。陇右河源不种田,胡骑羌兵入巴蜀。
洪涛滔天风拔木,前飞秃鹙后鸿鹄。
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