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 十三

昭阳殿里醉春风,香隔琼帘映浅红。
翠袖拥云扶不起,玉箫吹过小楼东。

作品评述

《红梅 十三》是元代诗人王冕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昭阳殿里醉春风,
香隔琼帘映浅红。
翠袖拥云扶不起,
玉箫吹过小楼东。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红梅花的娇艳。诗人描述了春风在昭阳殿里吹拂的情景,红梅花的香气透过琼帘飘散,映照出淡淡的红色。然而,即使是美丽的翠袖也无法扶起云彩,只能任由春风吹过小楼的东边。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红梅花的美丽。诗人通过昭阳殿和琼帘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宫廷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了春风的温暖和红梅花的芬芳。诗中的翠袖和玉箫则增添了一丝唯美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和红梅花的热爱,展现了元代诗歌的特点和风格。

诗词推荐

西掖梧方茂,南濒藻巳芜。谢庭风絮远,潘室月窗孤。有训才吾子,无人乳何姑。吊宾成白鹤,卜地得青乌。

地僻人稀能几家,清泉漱玉石欹斜。客来访我惭无具,洗甑炊香更点茶。

白鹤千秋去不归,山川萧瑟閟光辉。孙郎祖墓今无主,不及先生一钓矶。

六阴升已极,坤下战乎乾。建亥阳生处,居然复卦前。

千钧巨石百十万,乱堆横峙塞山涧。故今流水作呜咽,行人厌闻犹喜阚。芙蓉非花镜非镜,无可充君耳目玩。第一岭望二三岭,蜿蜒似作长蛇缓。努力向前兮不须叹。君不见老夫足垠斗天下,临危岂是趦趄者。

西山一何高,有怀在泉石。荡舟渡西泠,秋水今几尺。渚花泊双桡,岸草纳双屐。凉风树上至,林影下衣碧。群动方自营,尘机念俱息。邂逅方外人,招邀坐深席。悠然外死生,矧复慨今昔。我客语正深,仆夫劝还役。川明月初至,树暗山已夕。归人樵唱来,落日堕西壁。

九月徐州新战后,悲风杀气满山河。唯有流沟山下寺,门前依旧白云多。

郡文学掾未宜卑,四七元勋所愿为。归兴忽如忆鲈脍,閒心肯复恋皋比。郑虔粱肉非无分,薛令桑榆竟自奇。想见田园有余乐,时能寄我和陶诗。

轻衫短帽,重入长安道。屈指十年中,一回来、一回渐老。朋游在否,落托更能无,朱弦悄。知音少。拨断相思调。花边柳外,潇洒愁重到。深院锁春风,悄无人、桃花自笑。金钗一股,拟欲问音尘,天杳杳。波渺渺。何处寻蓬岛。

教去当除,争办斋厨。弟兄懑、错用功夫。不如休歇,早认元初。便觅云根,寻云脚,履云衢。喘息如龟,似有如无。觉冲和、来往宽舒。斡旋山岳,呼吸江湖。得产仙胎,成仙质,赴仙都。

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耿耿不可忍,相思在东北。花月以为姿,风露以为食。取我虞氏琴,一弹三叹息。冷然不可寻,变为湘江瑟。湘江深复深,哀哀泪千尺。

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江头春日高,看尔乘流去。淑气澹宜人,淮山雨边曙。田鼠方化頠,岸柳未成絮。倾囊贮诗草,抚诵自厌饫。醵酒噭花神,江山发灵助。长安九天高,文章满朝著。男儿笔札间,往往收名誉。时复梦江南,羁魂向谁语。

岘山南郭外,送别每登临。沙岸江村近,松门山寺深。一言予有赠,三峡尔将寻。祖席宜城酒,征途云梦林。蹉跎游子意,眷恋故人心。去矣勿淹滞,巴东猿夜吟。

水。至清,尽美。从一勺,至千里。利人利物,时行时止。道性净皆然,交情淡如此。君游金谷堤上,我在石渠署里。两心相忆似流波,潺湲日夜无穷已。

一夕高唐梦里狂。云情雨意两茫茫。袖间依约去年香。乳燕鸣鸠闲院落,垂杨芳草小池塘。墙梢冉冉又斜阳。

采蘩春日咏迟迟,何事于今咏黍离。夜到子中分旦气,岁从寅上授人时。野花啼鸟般般意,流水孤村岸岸移。且向醉中歌一贡,自怜吾及共吾儿。

好是春风湖上亭,轩空小憩俗尘清。湖山有意留侬款,杨柳飞花乱晚晴。

稚川曾此倒灵瓢,阑上银床压甃腰。丹气腾空知几转,神光射屋起中宵。有茶可品春煎细,何疾能治晓汲遥。万古仙踪应不泯,辘轳声落病僧寮。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