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五首

无忧树下浴婴孩,清晓蔷薇带露开。
转过衲僧相见处,后槽驴马出胞胎。

作品评述

《颂古五首》是宋代释如净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无忧树下浴婴孩,
清晓蔷薇带露开。
转过衲僧相见处,
后槽驴马出胞胎。

【中文译文】
在无忧树下洗澡的婴儿,
清晨,蔷薇花带着露水绽放。
转身,遇见了一位衲僧,
驴和马从胎中诞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寓意深远的景象。诗人以无忧树下的浴婴孩作为开篇,无忧树象征着无忧无虑的境界,浴婴孩则象征着新生与纯洁。这一情景表达了对纯真与美好的追求,展示了人们对于幸福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接着,诗人描绘了清晨的蔷薇花带着露水开放的情景。清晨的蔷薇花象征着新生与希望,露水的滴落则增添了诗意的清新与生机。这种对自然界的描绘与赞美,呈现出宁静与和谐的境界,与前两句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第三句中,诗人提到了一位衲僧。衲僧是指出家修行的僧人,转过身后与他相见处,意味着诗人与僧人的相遇。这里的转身可以理解为转变了视角,从自然界转向人与人之间的相遇。这一情节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相遇与交流,以及在这种交流中寻求心灵的安宁与救赎。

最后一句描绘了驴和马的出生过程。后槽指的是驴马的胎位,胞胎的出生象征着新生命的诞生与希望的延续。这一情景表达了生生不息、生命的循环,与前文所呈现的新生与美好的主题相呼应。

《颂古五首》以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通过对自然与人生的描绘,表达了对纯真、美好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这些意象的运用,呈现出一幅清新、和谐的画面,引导读者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作者介绍

释如净,字长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俗姓俞,明州苇江(今浙江宁波)人。初自芙蓉山至明州雪窦山谒智鑑禅师,相侍十五年。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受请住建康府清凉寺。迁台州瑞巖寺、临安府净慈寺、庆元府瑞巖寺,再住净慈寺。晚受诏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爲青原下十六世,雪窦智鑑禅师法嗣。约卒于理宗宝庆间,行脚四十余年,卒年六十六(《语录·辞世颂》)。有《天童如净禅师语录》二卷、《天童如净禅师续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续语录》及所附《观音导利兴圣宝林寺入宋传法沙门道元记》。 如净诗,以辑自《语录》、《续语录》者依原卷次编爲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时暑不出门,亦无宾客至。静室深下帘,小庭新扫地。褰裳复岸帻,闲傲得自恣。朝景枕簟清,乘凉一觉睡。午餐何所有,鱼肉一两味。夏服亦无多,蕉纱三五事。资身既给足,长物徒烦费。若比箪瓢人,吾今太富贵。

饥餐匕箸饭,渴饮甆罂酒。不忺白昼眠,时复绕庭走。不结冷淡交,亦无名利友。晚借竹风涼,临池坐良久。

南庭结白露,北风扫黄叶。此时鸿雁来,惊鸣催思妾。曲房理针线,平砧捣文练。鸳绮裁易成,龙乡信难见。窈窕九重闺,寂寞十年啼。纱窗白云宿,罗幌月光栖。云月隐微微,夜上流黄机。玉霜冻珠履,金吹薄罗衣。汉家已得地,君去将何事。宛转结蚕书,寂寥无雁使。生平荷恩信,本为

憔悴东阳令,区区谩自疲。断无问牛智,宁受放鱼欺。俭陋交游笑,低平父老和。向来子元子,仿佛是吾师。

古井碧沈沈,分明见百寻。味甘传邑内,脉冷应山心。圆入月轮净,直涵峰影深。自从仙去后,汲引到如今。

南徐好,桥下渌波平。画柱千年尝有鹤,垂杨三月未闻莺。行乐过清明。南北岸,花市管弦声。邀客上楼双榼酒,舣舟清夜两街灯。直上月亭亭。

旧岁新年来往频,孤標数面便多情。独将白发三千丈,上到瑶台十二层。

可怜官职好文词,五十专城未是迟。晓日镜前无白发,春风门外有红旗。郡中何处堪携酒,席上谁人解和诗。唯共交亲开口笑,知君不及洛阳时。

春水满池塘,春风吹柳。春草茸茸媚晴书。春烟骀荡,春色着人如旧。春光无限好,花时候。春院宴开,春屏环绣。春酒争持介眉寿。春衫春暖,春回遏云声透。春年常不老,松筠茂。

天厩新颁玉鼻騂,故人共敝亦常情。相如虽老犹能赋,换马还应继二生。

卷沙成浪北风颠,衔尾千艘不敢前。匝岸水居皆有酒,行人得意买江天。

未到桃源时,长忆出家景。及到桃源了,还似鉴中影。

绿章封事缄初启,青凤求凰尾乍开。

一水波澄接御沟,近城宫柳弄春柔。鸟衣巷里人何在,白鹭洲前水自流。千古风流歌舞地,六朝兴废帝王州。今番不负看山约,他日重来说旧游。

壮岁若奔驰,随分受官职。所得唯锱铢,所丧无纪极。今日度一朝,明日过一夕。不免如路人,区区被劳役。

竹舆开两牖,秋色为横分。左送廉纤月,右揖离披云。诗情满行色,何地着世纷。欲语王县令,三叫不能闻。

桥上红阑倚夕阳,东风吹送禁梅香。玉孙走马晴堤远,杨柳青青春草长。

瘦筇携得风烟,归来拟待闲吟啸。济时人物,天公又早,安排都了。凤诏泥封,乌台霜凛,好音新报。见西山一带,浮岚滴翠,晚色又添多少。千里威声先到。正秋风渭波寒早。袖中霹雳,何须直把,世间惊倒。激浊扬清,提纲振纪,要归中道。但从今剩把,救民长策,向灯前草。

衮衮群山尾,横窗更此岑。尘埃遮物外,风物宛山阴。作吏何妨隐,寻山不用深。居然一丘壑,便足快登临。

透屋松风蠏眼汤,野人纱帽自煎尝。谏议不分三道印,赵州剩借一瓯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