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劝农诗

我迁海康,实编于民。
少而躬耕,老复其真。
乘流得坎,不问所因。
愿以所知,施及斯人。

作品评述

《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劝农诗》是苏辙在宋代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迁往海康,实际上是为了和民众一起努力。年轻时努力耕种,老年时又回归本真。像乘坐水流一样得到滋润,不去追问原因。我希望将我所了解的知识,传播给这些人。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辙对农民劳动的赞美和鼓励。他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强调了勤劳耕种和忠实于本心的重要性。他感叹自己年轻时努力耕种,老年时又回归了最初的真实状态,强调了农耕的价值和意义。他希望能够将自己所学所知传授给更多的人,帮助他们改善生活,同时也传承和发扬农耕文化。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农耕劳动的理解和推崇。诗中的"迁海康"意味着苏辙离开封建城市,去到农村与农民一同努力,与他们共同体验艰辛的农耕生活。"少而躬耕,老复其真"表达了苏辙年轻时勤奋耕种,老年时又回归本真的态度。"乘流得坎,不问所因"则表明他像乘坐水流一样接受和享受农耕带来的收获,而不去过多追问背后的原因。最后,他表达了自己愿意将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其他人的心愿,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改善生活。

这首诗词既肯定了农耕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又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关怀和帮助的愿望。它通过简练而富有力量的语言,将农耕与生活的哲理相结合,给人以启迪和鼓舞。同时,这首诗词也展现了苏辙对乡村和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的责任感。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入门何所有,弥望只林泉。尘垢人间世,云霞洞里天。閒亭藏复见,小径绝仍连。勿说桃源地,幽深自一川。

湘江烟水深,沙岸隔枫林。何处鹧鸪飞,日斜斑竹阴。二女虚垂泪,三闾枉自沉。惟有鹧鸪鸟,独伤行客心。越冈连越井,越鸟更南飞。何处鹧鸪啼,夕烟东岭归。岭头行人少,天涯北客稀。鹧鸪啼别处,相对泪沾衣。

门外行蹊落叶遮,西风寒入野人家。重阳日近秋光足,开遍闲庭帝女花。

吾友赵景明,材绝世不近。疏通无流连,豪俊有细谨。尤精人间事,照见肝隔隐。忽然奋须髯,万事供指准。汉士兴伐胡,唐军业诛镇。久已爱褒封,谁能困嘲摈。四十七年前,时节忧患尽。去作江陵公,风雨结愁愠。昔称长官贵,今叹服劳窘。夜光傥无因,早晦行自引。田园多遁夫,未必

禁卫传呼约下廊。层层掌扇簇亲王。明珠照地三千乘,一片春雷入未央。宫漏永,柳街长。华灯偏共月争光。乐声都在人声里,五夜车尘马足香。

辛勤长在学,一室少曾开。时忆暮山寺,独登衰草台。名期五字立,迹愧九年来。此意今聊写,还希君子哀。

秋高亲见老崖来,险阻嵌崎付一杯。万古悬知名不夜,九泉谁免骨为灰。轻鸥熟与风波狎,劲柏宁资粪壤栽。却笑诸儿浪生死,大都暮落枉朝开。

白藏应节,天高气清。岁功既阜,庶类收成。万方静谧,九土和平。馨香是荐,受祚聪明。

齿豁头童,眼昏耳聋。不忘所嗜乾屎橛,未忍轻抛栗棘蓬。以此踞丛林,以此济贫穷。只缘真实不脱空,故得孝子慈孙写真而绘容。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

斋宫岑寂偶偷闲,犹觉闲中兴未阑。美酒清香销昼景,冷风残雪作春寒。丹心未死惟忧国,白发盈簪盍挂冠。谁为寄声清颍客,此生终不负渔竿。

细切如丝菜,添斟献颂椒。未曾守除夜,早已问元宵。

病身初谒青宫日,衰貌新垂白发年。寂寞曹司非热地,萧条风雪是寒天。远坊早起常侵鼓,瘦马行迟苦费鞭。一种共君官职冷,不如犹得日高眠。

冬至四十六,三阳生此辰。帝令天下寿,钻燧教斯民。

割忙载酒把寒来,指点盘溪花未开。撼动东风须好句,扫除积雪放春回。

白首扁舟□□访寻,江山□□□登临。□□□是□□藏处,□□平生赏爱心。

海上鳌峰裹绮霞,梅仙朋旧有生涯。清眠梦落三山月,和气吹成一县华。去驾风舟寻长者,来分甑饭入吾家。待君归扫余疑膜,杯影垂弓不是蛇。

白日双流静,西看蜀国春。桐花能乳鸟,竹节竞祠神。蹇步徒相望,先鞭不可亲。知从江仆射,登榻更何人。

书在心犹在,时艰变易衰。白云山半寺,红叶水西祠。农老言多善,乌驯噪总慈。谁于千载后,见我苦吟时。

十万琼枝,矫若银虬,翩如玉鲸。正困不胜烟,香浮南内;娇偏怯雨,影落西清。夹岸亭台,接天歌板,十四楼中乐太平。谁争赏?有珠珰贵戚,玉佩公卿。如今潮打孤城,只商女船头月自明。叹一夜啼乌,落花有恨;五陵石马,流水无声。寻去疑无,看来似梦,一幅生绡泪写成。携此卷,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