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徐圣可知县所藏杨补之二画

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
百卉千华皆面友,岁寒只见此三人。

作品评述

《题徐圣可知县所藏杨补之二画》是宋代楼钥所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两幅杨补所画的梅花和松竹,并表达了作者对梅花和松竹的赞美之情。

译文:
梅花屡见笔如神,
松竹宁知更逼真。
百卉千华皆面友,
岁寒只见此三人。

诗意:
这首诗词以赞美梅花和松竹为中心,表达了作者对这两种植物的敬佩之情。作者形容杨补的画笔如神,能够将梅花和松竹画得十分逼真,让人仿佛置身其中。在作者眼中,百卉千华都是面善的朋友,但只有在寒冷的岁月里,梅花和松竹才能引起他的注意。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梅花和松竹的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追求。梅花被视为冬天中的瑰宝,能在严寒的季节里绽放出美丽的花朵,象征着坚韧和生命的力量。而松竹则被认为是傲雪凌霜、不畏严寒的代表,寄托了文人士人坚毅不拔的品质。

诗人楼钥通过赞美杨补的画技,将梅花和松竹描绘得栩栩如生,以此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对艺术真实性的追求。他认为,梅花和松竹是与人们最亲近的植物,它们在寒冷的季节里依然能够生长和绽放,给人们带来温暖和希望。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梅花和松竹的喜爱之情,并通过对杨补画技的赞美,进一步强调了梅花和松竹的美丽和真实性。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敬仰和对艺术的追求,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艺术的融合之美。

作者介绍

楼钥(一一三七~一二一三),字大防,旧字启伯,自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温州教授。干道五年(一○六九),以书状官随舅汪大猷使全。累官知温州。光宗朝,召爲考功郎,改国子司业,累迁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给事中。宁宗受禅,迁吏部尚书,因忤韩侂胄,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寻知婺州,移宁国府,仍夺职致仕。侘胄诛,起爲翰林学士,累迁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嘉定六年卒,年七十七。赠少师,謚宣献。有《攻媿集》一百二十卷、《范文正公年谱》等。事见《絜斋集》卷一一《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楼钥诗,以南宋四明楼氏家刻本《攻媿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底本残缺部分,据武英殿聚珍版《四库全书》本补足(其中五至七卷,武英殿本分爲四卷,仍改按底本目录爲序)。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为多情、和天也老,不应情遽如许。请君试听双蕖怨,方见此情真处。谁点注。香潋滟、银塘对抹胭脂露。藕丝几缕。绊玉骨春心,金沙晓泪,漠漠瑞红吐。连理树。一样骊山怀古。古今朝暮云雨。六郎夫妇三生梦,肠断目成眉语。须唤取。共鸳鸯翡翠、照影长相聚。西风不住。恨寂寞芳魂

绿柳三春暗。红尘百戏多。东门向金马。南陌接铜驼。华轩翼葆吹。飞盖响鸣珂。潘郎车欲满。无奈掷花何。

王孙莫把比荆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云师怒挟风伯狂,排山立海恣披猖。期须委雪一丈强,杀气蚕日埋扶桑。平时身热号炎荒,冰山亦复连穹苍。翔风健儿材武良,堕指十一半在亡。岩谷不问殓虎狼,冻合瀛海蛟龙僵。苍生似落冰蚕乡,一气如缕何可长。翻思蹈火勇赴汤,谁能排云挈太阳。稍与万物回精光。客来徵此疑荒唐,

驴多为令仆,蚁亦拜侯王。恰则封万户,俄然梦一场。

夜半风吹远梦回,直从海上忽飞来。回头但见山三点,彻席犹余酒一杯。

谁怜贱子启穷途,太守封来酒一壶。攻破是非浑似梦,削平身世有如无。醺醺若借嵇康懒,兀兀仍添宁武愚。犹念悲秋更分赐,夹溪红蓼映风蒲。

助佛扬名化俗徒,遣邪归正沃心枯,国风雅泰民欢乐,只这和瘟大丈夫。

风西起。又老尽篱花,寒轻香细。漫题红叶,句里意谁会。长天不恨江南远,苦恨无书寄。最相思,盘橘千枚,脍鲈十尾。鸿雁阻归计。算愁满离肠,十分岂止。倦倚阑干,顾影在天际。凌烟图画青山约,总是浮生事。判从今,买取朝醒夕醉。

六月暑如炊,追凉此地宜。棹舟荷柄飐,坐石竹阴移。筹贯壶双耳,鼎烹茶一旗。小童供笔砚,醉客竞赓诗。

哀哉战死国门边,忠孝千年独两全。盖有完躯保妻子,诞谩奏凯说麋捐。

对垂弧、引觞一笑,凄凉薄分天赋。丁年驰骛弓刀后,报国孤忠自许。堪叹处。今老矣,强颜犹踵邯郸步。安能远举。谩目送征鸿,梦劳胡蝶,无计便归去。清闲禄,旧说天公靳予。何时松菊村墅。生非燕颔鸢肩相,岂是觚棱鹓鹭。收拾取。休直似、文渊定远空怀土。阿戎可语。待乞得身还

吴门顾子予早闻,风貌真古谁似君。人中黄宪与颜子,物表孤高将片云。性背时人高且逸,平生好古无俦匹。醉书在箧称绝伦,神画开厨怕飞出。谢氏檀郎亦可俦,道情还似我家流。安贫日日读书坐,不见将名干五侯。知君别业长洲外,欲行秋田循畎浍。门前便取觳觫乘,腰上还将鹿卢佩。

堕絮随风花作尘,黄楼桃李不成春。只今容有名驹子,困倚栏干一欠伸。

处士闻名早,游秦献疏回。腹中书万卷,身外酒千杯。江雨春波阔,园林客梦催。今君拜旌戟,凛凛近霜台。

书消燕日长,棋遣花院寂。何羡山中人,餐霞拾橡实。

秋来无骨肥,鹰犬遍原野。草中三穴无处藏,何况平田无穴者。

动足燕巢幕,投身羝触藩。惊风伤断雁,落叶悟飞鸢。汝子颇难教,吾儿全未婚。重阳归省罢,犹得对床论。

莫笑归耕计未然,我今得计是归田。天公若也怜衰晚,更乞閒身二十年。

洛水沄沄天上动,道人隋渠下梁宋。宋都堤上十二亭,一一飞惊若鸾凤。光华远继周王雅,宴喜还归鲁侯颂。玉觞严令肃衣冠,金缕哀音绕梁栋。娟娟残月照波翻,习习暖风吃鸟哢。何处高帆落文鷁,谁家骏马嘶征鞚。柳枝芳草恨连天,暮雨朝云同昨梦。借问亭名制者谁,留守王公才望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