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诏论次令文逾月纲條未举

汉家甲令议蠲烦,曹札沈迷拥昼轩。
城旦千条纷未举,始知黄老得名言。

作品评述

汉家甲令议免除麻烦,曹札沈迷拥有白天轩。
城近千条繁华不举,这才知道黄老得名言。

作者介绍

宋庠(九九六~一○六六),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后徙安州之安陆(今属湖北)。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仕襄州通判,召直史馆,歷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左正言、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深爲仁宗亲信。庆历三年(一○四三)因其子与匪人交结,出知河南府,徙知许州、河阳。不久召回任枢密使,与副使程戡不协,再出知郑州、相州。英宗即位,改知亳州,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謚元献。宋庠与其弟祁均以文学知名,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宋庠诗文,编爲《元宪集》四十卷。事见王珪《华阳集》卷四八《宋元宪公神道碑》,《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宋庠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元宪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诸书散见的宋庠诗,编定十四卷。另辑得集外诗七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凝伫虚亭未惬心,清光隐隐隔疏林。欲观玉鉴呈全体,独倚朱栏到夜深。

一去辽阳系梦魂,忽传征骑到中门。纱窗不肯施红粉,徒遣萧郎问泪痕。

司寒驾天骋轨力,冻合冰蚕不成织。皮肤皲瘃雪满衣,真人恬漠与道息。一花挺出万木僵,其友松筠乃能识。清香远到惟德馨,素质自持无异色。春工着意嫔众卉,用物精多老苍石。耄红飞尽蜜房深,佳处暗为蜂翅得。谁知竹外一枝好,千载垂芳在诗墨。

老伶头已白,相识不论年。时出随童稚,犹能习管弦。烟林梅市路,风幔放翁船。余酒堪同醉,君无惜醉眠。

弱质岂自负,移根方尔瞻。细声闻玉帐,疏翠近珠帘。未见紫烟集,虚蒙清露沾。何当一百丈,欹盖拥高檐。

朝衣登别席,春色满秦关。芸阁吏谁替,海门身又还。寻僧流水僻,见月远林闲。虽是忘机者,难齐去住间。

老鹤玄猿伴采芝,有时长叹独移时。翠娥红粉婵娟剑,杀尽世人人不知。

吴质车中载甲兵,辛毗颈上毛轻。孔明才略何堪算,十倍曹丕是宪英。

中书采邑初管城,笛材饱霜摇绿云。春烟落纸黑蛟瘦,不可一日无此君。九华真人出奇计,笑指秋江雪无际。并刀失手刘寄奴,爨余得与诗为地。双钩入握如虚空,飘飘轻捷翻群鸿。翰林夜召陶学士,草制进封卢国公。

迟于春日好于秋,野客相携上钓舟。经略彴时冠暂亚,佩笭箵后带频搊.蒹葭鹭起波摇笠,村落蚕眠树挂钩。料得祇君能爱此,不争烟水似封侯。

河流双星会使槎,分明彻夜照长沙。辔丝晓转全龟影,衣绣春随锦鹊花。云杏旧阴凉绿净,野萍新韵度朱华。明年共侍蓬莱宴,回首丹墀日未斜。

不惜白日短,乍容清夜长。坐闻风露滴,吟觉骨毛凉。兴寝无诸病,空闲有一床。天明振衣起,苔砌落花香。

晚来风势歇,又见日临曛。远岫留赮彩,疏星耿薄云。波流璧月动,舟过镜天分。何处危楼上,歌声静夜闻。

农舍田头鼓,王孙筵上鼓。击鼓兮皆为鼓,一何乐兮一何苦。上有烈日,下有焦土。愿我天翁,降之以雨。令桑麻熟,仓箱富。不饥不寒,上下一般。

翠阴丛竹转山腰,忽听一声婆饼焦。想见故园春社近,杏花消息雨连朝。

江渚秋风至,他乡离别心。孤云愁自远,一叶感何深。忧喜尝同域,飞鸣忽异林。青山西北望,堪作白头吟。

坎上浮图已拂天,椒兰遗馥尚依然。九重无复脩常贡,空有香名与邑传。

东坡来饭辩才师,元佑真人宥密时。生长太平经战伐,浮沈薄宦寄喧卑。五朝遗老今谁在,万事当时恨独知。此世阅人如传舍,吾人安更用名为。

出郭花相引,寻荒草欲迷。绿低怜独卧,红缺见莺啼。溪石皆堪坐,山醪亦偶携。淹留送落日,直过石城西。

夏日思栽千树林,月明恨不扫寒阴。眼前物物皆如此,世事何能两遂心。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