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乌江吊项王》
拼音和注音
sān ràng xī bù dù jiāng dōng , jiāng dōng wú yuè dì wèi kō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东吴: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为孙吴。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在三国东部,故也称东吴
吴越:春秋吴国与越国的并称。吴越两国时相攻伐,积怨殊深,因以比喻仇敌。指春秋吴越故地今江浙一带。五代十国之一。始祖钱镠,据有今江苏省西南部﹑浙江省全部和福建省东北部,后降于北宋。
渡江:过江。
江东:(名)古时指长江下游芜湖、南京以下的南岸地区,也指三国时吴国的全部地区:~父老。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力拔山兮天下雄,气盖世兮乃无终。
王以天下兮三让,不然汉高无大风。
一让兮不杀沛公,鸿门不追至军中。
始驱除兮终拱手,禅授之德真重瞳。
再让兮不都关中,天府捐弃咸阳宫。
故乡彭城不忍舍,鸿沟为界来相攻。
三让兮不渡江东,江东吴越地未空。
八千子弟倘复起,夫差句践霸可同。
江涛怒兮水倒立,大野吹兮多落枫。
时不利兮骓一蹶,天之亡我命当穷。
死生与虞同一命,蛾眉血兮溅衣红。
王多情兮不负季,视季亦与虞兮同。
还定三秦忽失约,季负王兮季非忠。
不杀义帝季亦杀,三军缟素欺愚蒙。
英雄岂必皆好信,势便逐利如转蓬。
三杰不言复雠事,董公遮道计殊工。
吴芮不杀王不服,弑君之贼乃有躬。
义帝无后汉不立,汉之寡恩诚不聪。
英雄成败两不义,谁言天授非人功。
吁嗟,谁言天授非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