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林寺二首

宝林连上刹,独觉佛中尊。
石室真身隐,苔碑胜迹存。
空门留法嗣,俗舍有闻孙。
晴雨从民欲,枌榆万古恩。

作品评述

诗词:《宝林寺二首》

宝林连上刹,独觉佛中尊。
石室真身隐,苔碑胜迹存。
空门留法嗣,俗舍有闻孙。
晴雨从民欲,枌榆万古恩。

中文译文:
宝林与塔相连,独具觉悟的佛中形象。
石室里真身隐匿,苔藓覆盖的碑牌保存着功德迹象。
空门留下了佛法传承,俗世房舍中也传颂有闻孙(佛教徒)。
晴雨应民意,枌榆树永远怀恩处。

诗意分析:
这首诗写的是宋代诗人宋日隆游览宝林寺的所见所感。宝林寺是一座佛教寺庙,宝林与塔相连,显示了佛法庄严的气势和超脱尘俗的精神。作者称宝林为“独觉佛中尊”,赞美了其具有觉悟和圣洁的特质。接下来,作者提到石室中真身隐匿,苔藓覆盖的碑牌保存着宝林寺的历史迹象,以此表达了对宝林寺历史悠久和功德迹象的赞美。然后,作者提到空门留下了佛法传承,并且俗世房舍中也有佛教徒从中学习和传承佛法,突显了佛教的普及和教化功效。最后,作者以“晴雨从民欲,枌榆万古恩”一句表达了宝林寺对民众利益的关心和永恒的恩泽。

赏析:
这首诗通过写景的手法,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宝林寺的所见所感。诗中除了描绘了宝林寺独具特色的形象和保存的历史迹象外,还突出了佛法的传承和普及,以及佛教对于人民福祉的关心。整首诗意境深远,意蕴丰富,展现了佛教寺庙的庄严和对人民生活的温暖关怀,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诗词推荐

久縻官务费爬梳,一旦投閒得自如。紫绶金章已高阁,青鞋布袜是安车。漫郎心事诗能说,散圣禅流发未除。物我重轻中了了,可能秤象待苍舒。

此地那堪再度年,此身惭愧在灯前。梦中失哭儿呼我,天末招魂鸟降筵。好友多从忠节传,人情不尽绝交篇。于今屈指几回死,未死犹然被病眠。

霜叶萧萧鸣屋角,黄昏斗觉罗衾薄。夜风摇动镇帷犀,酒醒梦回闻雪落。起来呵手画双鸦,醉脸轻匀衬眼霞。真态生香谁画得,玉如纤手嗅梅花。

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

饶君舌拄梵天,我也令行一半。赵州头戴草鞵,也是新繁轹鑽。

朱幩玉勒控飞龙,笑语喧哗步骤同。驰入九重人不见,金钿翠羽落泥中。

狂歌箕踞酒尊前,眼不看人面向天。洛客最闲唯有我,一年四度到平泉。

壮气横秋面渥丹,男儿未遇指休弹。卖浆岂料周分国,盗粟焉知汉筑坛。胫脡未甘缠吏鞅,髑髅不信误儒冠。夜深踢起床头婢,和泪挑灯把剑看。

庙下孤坟偿是非,坏檐仄柱若凭依。门前过马空骧首,那得当年一顾归。

花木楼台锦不如,关门下瞰更凌虚。他时老子如相过,认取东来青犊车。

别雪岑翁不记年,翁今来管四明天。看翁卷起南湖浪,洗尽浮尘结净缘。

泪滴珠难尽,容残玉易销。倘随明月去,莫道梦魂遥。

徒然万里行,所得惟一庄。庄中果何有,荞赤靡菽黄。丰岁谁可口,凶年或充肠。旦旦勤栉耨,谨勿令庄荒。

碧虚清吹下,蔼蔼入仙宫。松磴攀云绝,花源接涧空。受符邀羽使,传诀注香童。讵似闲居日,徒闻有顺风。

涪山信有灵,送客六月雨。晓行如深秋,千憩无点暑。

端闱壮丽,羽术驍胜。天偿毕晔,如日之升。千官景从,万宇仰承。辉光四弃,介福其膺。

稂莠非所殖,嘉禾共一田。老农实恶之,岂共时稼捐。管蔡与盗跖,同气讵能迁。周公不妨圣,柳惠不妨贤。贤哉彼薅矣,取舍得其然。

娇红深倚翠云团,仿佛三生吴彩鸾。诗眼顿惊春富贵,雨侵衫袖不知寒。

持节江湘公去久,浙西风月我孤吟。相逢未叙三年话,此事先抛一寸心。风调不因通宦汩,世涂尤见故情深。随人一错终能复,林墅应劳得得寻。

客影鱼千里,年华柳十围。白云栖石密,黄鹄出烟微。江少秋风老,湖山晚日晖。郁孤台上望,野阔犊初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