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祝允明的《追赋内相吴公邀往书石山中杂题》
拼音和注音
ér tóng rì jiā xiān gōng xī , shuō xiàng dāng shí lǚ xuàn r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儿童:(名)年纪比少年小的未成年人。
当时:(名)指过去发生某件事情的时候:虽然几年过去了,~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先公:先公xiāngōng死去的父亲,这里指司马池。先,指已经死去的上代或长辈先公为群牧判官。——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原诗
上宰邀书睿制篇,幸从几席向林泉。
晨陪松露翻閒语,夜傍贤星聚处眠。
暂拂古风嘘故里,喜逢佳衲过山前。
儿童日夹先公膝,说向当时屡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