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王恽的《甘不剌川在上都西北七百里外董侯承旨扈从北回遇于榆林酒间因及今秋大狝之盛书六绝以纪其事(其一)》
拼音和注音
qiān lǐ yīn shān qí sì zhōu , xiū kuā xī bó wèi bīn yóu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千里:千里,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qiān lǐ,意思是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阴山:阴山yīnshān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山脉。东西走向,包括狼山、乌拉山、色尔腾山、大青山等。山顶海拔—米。山地大部由古老变质岩组成,在断陷盆地中有沉积岩分布。煤、铁和稀土金属等矿藏丰富。以狼山最为干旱,大青山较湿润。山坡低处为草地
渭滨:《韩非子.喻老》:'文王举太公于渭滨者,贵之也。'后因以'渭滨'指太公望吕尚。
四周:四面;环绕着中心的部分。
西伯:指周文王或周武王。锡伯族的史称。
王恽
王恽,字仲谋,号秋涧,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人。元朝著名学者、诗人、政治家,一生仕宦,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成为元世祖忽必烈、裕宗皇太子真金和成宗皇帝铁木真三代的谏臣。
原诗
千里阴山骑四周,休誇西伯渭滨游。
今年较猎饶常岁,一色天狼四十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