鸥渚偶成二首

去去西南绿篠湾,折旋遵渚双飞还。
轻拳击水纤鳞起,滴沥波明一带间。

作品评述

《鸥渚偶成二首》是张镃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本诗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意境,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抒发。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去去西南绿篠湾,
折旋遵渚双飞还。
轻拳击水纤鳞起,
滴沥波明一带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西南方向的绿色篠湾为背景,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色的画面。诗人折旋而去,随着湾曲的水流,轻盈地飞翔在湖面上,最终又回到了原处。诗中的“轻拳击水纤鳞起”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手指轻轻触动湖水,微小的涟漪变化引起了鱼鳞的微光闪烁。而“滴沥波明一带间”则描绘了湖水滴落的声音和波光的明亮,给人以宁静和清新的感觉。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精确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和感受。诗人以自然景色作为媒介,表达了他对生活中微小而美好瞬间的关注和赞美。整首诗气势恢宏,意境清新,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受。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美丽的湖泊景色中,引发读者对自然的向往和热爱。

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中细节的关注。它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能唤起人们对自然景色的美好回忆和情感共鸣。

作者介绍

张镃(一一五三~?),字功甫,又字时可,号约斋居士,祖籍成纪(今甘肃天水),南渡后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俊曾孙。以廕官奉议郎,直秘阁、权通判临安府。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爲司农少卿,因预杀韩侂胄密谋,爲史弥远所忌,一再贬窜。嘉定四年(一二一一),除名编管象州,死于贬所。镃藉父祖遗荫,生活侈汰,于孝宗淳熙二十年(一一八五)构园林于南湖之滨。曾先后从杨万里、陆游学诗,并多倡和。有《南湖集》二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卷(其中诗九卷)。事见《诚斋集》卷八一《约斋南湖集序》,《齐东野语》卷二、一五、二○。 张镃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及清干隆鲍廷博校刻本(简称鲍校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诗词推荐

十二年来一日同,饭蔬略似诵经翁。居家不拟依邻富,报国惟思祝岁丰。冰涧乍通寒溜碧,兰丛新放露芽红。闲门万化俱观尽,那用瞿昙更说空。

岸柳无毵毵,春醲物象酣。烟云分极浦,舟楫聚回潭。上水鱼千万,眠沙雁两三。遥怀无可奈,长是寄城南。

惊风清旦卷黄沙,薄暮蜚云尚砲车。今夜石城楼上角,不妨重听小梅花。

公与汝阳守,人间孝友稀。脊令鸣夜雨,常棣倚春晖。粉省双飞入,泉台相与归。哀笳宛丘道,衰涕不胜挥。

六供菖阳气味真,还教绳墨百年身。幅巾清脱山风外,都等离骚说众人。

江路疏篱已过清,月中霜冷若为情。不如折向金壶贮,画烛银灯看到明。

三月三十日,春归日复暮。惆怅问春风,明朝应不住。送春曲江上,眷眷东西顾。但见扑水花,纷纷不知数。人生似行客,两足无停步。日日进前程,前程几多路。兵刀与水火,尽可违之去。唯有老到来,人间无避处。感时良为已,独倚池南树。今日送春心,心如别亲故。

牢落画堂空锁尘,荒凉庭树暗消春。豪家莫笑此中事,曾见此中人笑人。

青发朱颜各少年,幅巾谈笑两欢然。柴桑别後余三径,天禄归来尽一廛。邂逅都门谁载酒,萧条江县去鸣弦。犹疑甫里英灵在,到日凭君为舣船。

我有一语,在在处处。提起分开,放下捏聚。两手持来,一手分付。江西曾有言,以此个为主。

屡月不见山,胸次若逼窄。举棹远相望,已渍双眸碧。即之清入神,喜复遂郎觌。非但尘思浣,顿觉余疴失。玉流浸层峦,缘云抱幽石。草木去浮夸,秋容净如拭。我来谁与俦,一道兼一释。精庐既窈深,靖宇尤邃密。吟哦对青嶂,潇洒娱白日。奁香勘南华,孰为寥天一。

林穷磵绝石崖倾,临水幽朋更欲登。拟共前峰成小隐,晓来云尽见高棱。

游山瓢具竹边安,石鼎松边沦凤团。更向梅边观鹤舞,好将模作画图看。

去年殿上侍天颜,亲见龙墀拜敕还。瓜地我归耘旧圃,杏林君去主荒坛。春光已过三分二,寒食都无数日间。天气未佳宜且住,老来不喜听阳关。

陇头水,千古不堪闻。生归苏属国,死别李将军。细响风凋草,清哀雁落云。

华堂高宴卜良宵,宾客当筵斗珥貂。天转玉绳星落落,风传银箭漏迢迢。连浮太白须判醉,促驾鸣驺又趁朝。月落乌啼人散后,衣香数日未能销。

伤离索。不堪凉月穿珠箔。穿珠箔。料应别后,粉销琼削。无聊倚遍西楼角。枝头几误惊飞鹊。惊飞鹊。先来憔悴,更逢摇落。

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

春深无处不春风,数树桃花乃尔红!莺蝶纷纷自常事,不应也著白头翁。

山芽落磑风回雪,曾为尚书破睡来。勿以姬姜弃蕉萃,逢时瓦釜亦鸣雷。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