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仲礼入大理寺簿

决科遄入幕,更秩遂登朝。
龙化无重浪,鹏抟即九霄。
仙凡端有命,一壤一何辽。
愿踵门庭盛,勋庸日月昭。

作品评述

诗词:《送赵仲礼入大理寺簿》
朝代:宋代
作者:孙应时

诗意:这首诗词描述了赵仲礼被任命为大理寺官员的情景。诗人表达了对赵仲礼的祝福,希望他能够在官场上施展才华,取得更高的职位和功勋,成为社会上的翘楚。诗中融入了仙凡之间、龙鹏之象征,以及门庭显赫、日月普照之意象,展现了美好的愿景和祝福。

赏析:这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述了诗人对赵仲礼的送别和祝福。首两句“决科遄入幕,更秩遂登朝”表达了赵仲礼迅速晋升、升官进阶的情况。接下来的两句“龙化无重浪,鹏抟即九霄”运用了龙和鹏的象征意义,形容赵仲礼在仕途上能够遇到顺利和成功。诗中的“仙凡端有命,一壤一何辽”表达了人与仙的对话,暗示赵仲礼有着与众不同的命运和前程。最后两句“愿踵门庭盛,勋庸日月昭”展现了诗人对赵仲礼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够在官场上光耀门庭,成就卓越的功业。

整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赵仲礼的赞美和祝福,以及对他在官场上取得成功的期望。通过运用象征意象和含蓄的语言,诗人将对赵仲礼的祝愿融入到了诗的艺术表达中,使整首诗词既具有美感,又寄托了对赵仲礼的美好期望。

作者介绍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巖尉。歷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遍游南北与西东,欲访人间国士风。处世甚疎皆笑我,宅心无累独奇公。诗才自愧非三上,酒圣相从又一中。芍药待开应且住,莫令清赏转头空。

自昔中元,多生上相。麒麟今又来天上。云衢虽未掇勋名,月评先已腾声望。宝鼎浓熏,金翘绝唱。真珠百斛倾家酿。斯辰聊用祝龟龄,他年端合扶鸠杖。

野云闲带雨,林木静无风。村落一溪外,民田四望中。

云掩风林万窍号,慧因桥畔息方袍。秦郎閒濯溪头足,许老清挥石上毫。玉出何年迷草莽,教传异域想波涛。山门翠拥山岚润,一道光芒月正高。

东家小女不惜钱,买得鹦鹉独自怜。自从死却家中女,无人更共鹦鹉语。十日不饮一滴浆,泪渍绿毛头似鼠。舌关哑咽畜哀怨,开笼放飞离人眼。短声亦绝翠臆翻,新墓崔嵬旧巢远。此禽有志女有灵,定为连理相并生。

天边新月覆双弯,翠斂云浓特地寒。我意两山皆土木,诗人浪作有情看。

役役到番国,悠悠谁故人。僧房半牢落,湖水失清沦。我岂倚楼赵,君真惊座陈。何为辱倾倒,相与尽情亲。

每忆云山养短才,悔缘名利入尘埃。十年马足行多少,两度天涯地角来。

城楼传晚鼓,稍稍讼庭稀。起拂衣中土,还乘款段归。

巧饰辞云母,图画比晴天。密防宜便坐,连张须广筵。月临皎乃隐,风当亦旋。望处凭移障,只恐见离船。

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敧枕卧江流。

清都五云天,天中飞紫琼。上皆青琳府,中有白玉京。风露凄且冷,蕊宫云冥冥。玉童折珊瑚,下弄银河星。

风急断虹收。孤鹜摇摇下荻洲。醉帽尽从吹落去,飕飕。幸有黄花插满头。君唱我当酬。千里湖山照眼秋。不见故人思故国,休休。一阕清歌听解愁。

明时君尚富春秋,岂比衰翁远自投。智略未应施畎亩,上前他日望吾丘。

为问谁今有好怀,园林春色不须来。王孙草向荒城短,驿使梅因战阵回。但道胡尘迷上苑,不闻汉诏出中台。痛心一日复一日,何日皇威遍九垓。

画舫照河堤,暄风百草齐。行丝直网蝶,去燕旋遗泥。郡向高天近,人从别路迷。非关御沟上,今日各东西。

一一歌游处,今年又寂寥。鸡声生坞树,蜃气杂江潮。斑白寻遗老,丹青诧丽谯。衰怀缘子女,不惮往来游。

刻石书离恨,因成别后悲。莫言春茧薄,犹有万重思。镂出容刀饰,亲逢巧笑难。日中骚客佩,争奈即阑干。江上秋声起,从来浪得名。逆风犹挂席,若不会凡情。

敕廚羞煮饼,扫地供炉芬。汤鼎聊从事,茶瓯遂策勋。兴来吾不浅,送似汝良勤。欲作柯山点,当令阿造分。

寂寥满地落花红,独有离人万恨中。回首池塘更无语,手弹珠泪与春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