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杨士奇的《东郭草堂宴集》
拼音和注音
dì chéng nán pàn xún wéi qū , hào dàng fēng guāng sān yuè zhō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三月:三月sānyuè∶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三个月[thethirdmonthofthelunaryear,thethirdmoon]∶农历阴历每年的第三个月,第三个朔望月∶三个月
风光:(名)风景;景象:北国~|~秀丽。[近]景色|风景。
浩荡:(形)水势大,泛指壮阔的样子:江水~。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原诗
帝城南畔寻韦曲,浩荡风光三月中。
衢路尘埃过雨净,林园花树竞春红。
主人置酒兴非浅,众客题诗欢不穷。
一杯一曲日西下,莫待银蟾生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