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紫薇花忆微之

一丛暗淡将何比,浅碧笼裙衬紫巾。
除却微之见应爱,人间少有别花人。

作品评述

《见紫薇花忆微之》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紫薇花的美丽和独特之处,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已逝的微之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一丛暗淡将何比,
浅碧笼裙衬紫巾。
除却微之见应爱,
人间少有别花人。

这首诗词通过对紫薇花的描写,展示了它的美丽和独特之处。诗中的“一丛暗淡将何比”描述了紫薇花的淡雅而朴素,与其他鲜艳的花朵相比,它更加低调。诗中提到了花的颜色,以“浅碧笼裙衬紫巾”形容其微妙的颜色搭配,紫薇花的浅蓝色花瓣与紫色的花蕊相映成趣。

而诗的最后两句,“除却微之见应爱,人间少有别花人”,表达了诗人对已逝的微之的思念之情。微之是白居易的好友,也是他崇拜的人物。诗人将微之与紫薇花联系在一起,意味着微之的美丽和独特,与紫薇花一样稀少。诗人除了微之之外,在人间很少能够见到如此出众的人物。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紫薇花的美丽和独特之处,并通过对朋友微之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敬仰和思念之情。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微之的追忆之情,同时也能领略到紫薇花与微之之间的关联。这首诗词给人以深情和忧思之感,展现出了白居易细腻的感情世界和对友谊的珍视之情。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诗词推荐

西风吹著白髭须,嘉节催侬老道涂。无菊傍篱真漫与,有松扫迳故应芜。登龙路近心谁赏,戏马台成足已瘏。怅望杜陵正搔首,一枝不得赐茱萸。

长安多病无生计,药铺医人乱索钱。欲得定知身上事,凭君为算小行年。

一吟一咏一相思,满纸银钩满纸诗。深院沈沈人悄悄,落花片片雨垂垂。蹉跎二月还三月,点检新枝□□□。愁绝问春春不语,见君何地会何时。

虱卜虽萧条,虎筮固豪壮。要皆有得失,未息胸中望。那知方寸地,太空等虚旷。川逝水不流,石高风自浪。郑五相府荣,谢三渔舟漾。穷达安在哉,但瞒肉眼障。鼓瑟铿尔舍,扶杖啵然放。在我本不亏,底处更求长。独挂百钱游,无人捉私酿。醉归一腹春,满纸挥琴畅。珍重江左王,德邵

兴亡何故遽环回,汤纣身为事可哀。莫是自长嫌胜己,蔽贤犹执匹夫才。

客有功名志,时平未急才。泪临淮水落,眼向越山开。且著莱衣去,仍随桂子来。春明见天子,可以议云台。

法华灵应著当年,今古何曾有间然。不见后身房次律,却因和璞记前缘。

金吾不禁元宵,漏声更莫催晓。

成都成邑即天开,终践尧基咏起哉。但得四门元凯至,九韶何必凤皇来。

大飨须三饭,中黄起四维。欲追千古意,眼底合深思。

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萍踪人泛清苕去,水宿风餐几度经。结网灯沈渔浦雾,待艐船泊酒家亭。树头号栖鹭疑残雪,草上流萤似乱星。夜后梦回寒月上,棹歌声里弁山青。

小窗一榻清于水,亲戚相看话久暌。困带诗情投角枕,梦随梅伴策霜藜。邻家落杵催樵爨,山寺分钟撼竹栖。犯冷披衣卷帘立,小丹山在翠楼西。

步步危机死不知,白云深处最平夷。猨啼鹤唳非无意,才近高人便入诗。

平生志业独相知,早结云山老去期。初作学官常共宿,晚登朝列暂同时。闲来各数经过地,醉后齐吟唱和诗。今日春风花满宅,入门行哭见灵帷。

风日面皮,秋山眉目。闲情肖水云,野性从麋鹿。憨憨少室九年,草草曹溪一宿。穷根彻源,出髓敲骨。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

晓雨初过溽暑收,微云澹月作新秋。清风政对三休阁,绝景还思八咏楼。缑岭当年乘白鹤,银河此夕渡痴牛。寿觞一举烘堂乐,净洗胸中万斛愁。

梵庵云隔洞高虚,傍路阴森树几株。石室跨空山骨碎,林风掠地土痕枯。两亭沦俗秋偏畅,六月披襟暑欲无。如此岩墙难此立,有人编入职方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