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圃送瓜因为郡平具案

筠篮满貯绿离离,白发村翁手自提。
能学园人怜杜老,也分蒲鸽到花溪。

作品评述

《老圃送瓜因为郡平具案》是宋代艾性夫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筠篮满贮绿离离,
白发村翁手自提。
能学园人怜杜老,
也分蒲鸽到花溪。

诗意:
这首诗词以老圃送瓜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杜老的敬重和怀念之情。诗中描绘了一个老村翁手提满篮青瓜离开自己的菜园,他是一位勤学好问的老人,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尊敬。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希望杜老能够去到花溪享受晚年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快的描写,展现了杜老的形象和他在村庄中的地位。绿离离的青瓜装满了筠篮,白发的村翁亲自提着这篮瓜,这一情景充满了朴实和自然之美。诗中的杜老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他广受人们的喜爱和尊敬。能学园人对他非常关心,这体现出人们对知识和智慧的崇尚。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杜老能够到花溪去,享受宁静和美好的晚年时光。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的叙述和深情的赞美,表达了对杜老的敬重和美好祝愿。它展现了作者对杜老的崇高评价,也反映了宋代社会中对知识和智慧的推崇态度。这首诗词以朴素的场景和真挚的情感打动读者,让人们在感受到美好的同时,也对智慧和人生的意义产生了思考。

作者介绍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抚州(今属江西)人。宋末曾应科举,曾否入仕不详。以能诗与叔可(无可)、宪可(元德)并称“抚州三艾”。宋亡,浪游各地,与遗民耆老多有结交,斥仕元者爲“兽心犹办死报主,人面却甘生事仇”(《义马冢》),挽谢枋得诗称“千古六经俱扫地,独公一柱肯擎天”。据明曹安《谰言长语》谓于成化五年在元江见一诗集,署江浙道提举艾性夫作,知其晚年亦曾仕元。核诸集中《留城寄旷翁》“吾年七十入城府,君更老吾仍出山,早岁相期作深隠,至今头白未能闲”,当指出仕事。有《剩语》及《孤山晚稿》,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剩语》二卷。 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卷。

诗词推荐

仁侠翔风勇驾臼,皇华使者出祥刑。福星一夕迁吴分,欲向陇山现夺星。

剩水残山觉范诗,泛然孤棹去何之。倚樯吟啸元无忤,谁信今朝无早炊。

两月重来月又圆,寺钟惊梦五更残。此情谁遣啼雅觉,飞过东墙代诉寒。

墨池幻出虬龙蟠,徂徕山头烟雨寒。胎禽独立衣缟缟,骨瘦西风拾瑶草。灵根琥珀三千年,紫皇勅赐青城仙。乘轩窃禄正自恶,何似归来一丘壑。

盛德方为贵,虚名底用高。异时游荡子,今日似萧曹。红粉催身朽,清霜入鬓牢。势穷人事改,槐棘等蓬蒿。

雨香不及露华香,竹液花膏馥葛裳。侬与晓星成二客,更无人共上番凉。筠箕苕帚两无踪,窃果畦丁职不供。老子不来才几日,松花槲叶满亭中。

半醉行歌上古台,脱巾散发谢氛埃。但知礼岂为我设,莫管客从何处来。剡曲烟波菱蔓滑,耶溪风露藕花开。老来世事浑成嬾,一棹幽寻未拟回。

云冷银蟾逐,香寒宝篆迟。轻雷新破梦,好雨故知时。池荇阴抽带,山茶暗展旗。空阶闻夜呼,楚客起题诗。

猿鸟无声昼掩扉,寒原隔水到人稀。云晴古木月初上,雪满空庭鹤未归。药囿地连山色近,樵家路入树烟微。栖迟惯得沧浪思,云阁还应梦钓矶。

瘦玉薄薄衫,晕灯和月冷。独夜不禁春,梨花碎帘影。

这汉没量罪过,不合引惹措大。被渠笑时藏刀,杀却吾祖达磨,不知有底冤雠,一向兴灾作祸,杲上府诺,惺惺著,莫教话堕。

倒颊翘然望四遐,芝田悬圃不应赊。仙仙飞傍茅茨下,误认西湖处士家。

永寿开新邑,长沙返旧茔。金葩冷钿轴,粉字暗铭旌。薤久露难湿,兰余风尚清。庆锺知有在,令子合升卿。

故人阻千里,会面非别期。握手于此地,当欢反成悲。念离宛犹昨,俄已经数期。畴昔皆少年,别来鬓如丝。不道旧姓名,相逢知是谁。曩游尽鶱翥,与君仍布衣。岂曰无其才,命理应有时。别路渐欲少,不觉生涕洟。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监耸高楼。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麦熟蚕登处处同,万家举首谢天公。尚忧六月旱为虐,却喜连宵雨已能。万事自知成老懒,一心只是愿欢心。朝来幽鸟知予意,亦向檐前作好音。

略无险阻蔽皇居,底事当时醉寐如。若使贾生参国论,便应咽死更无书。

幸会东城宴未回,年华忧共水相催。梁家宅里秦宫入,赵后楼中赤凤来。冰簟且眠金镂枕,琼筵不醉玉交杯。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

南园虚夜月,风景罢登临。巩洛成陈迹,青齐入苦吟。升沉凋壮节,匡济负初心。薄宦容身得,宁辞雪满簪。

相望仅一水,相赊逾十年。寻君向萧寺,叹我已华颠。老至是其理,穷来当益坚。云深雪溪树,尘暗曲肱弦。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