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昙颖师四明十题·狮子岩

岩形若狻猊,不能千里走。
岂无鸟兽群,当假风雷吼。
寄谢栖息人,想像真妄有。

作品评述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狮子岩》是宋代梅尧臣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岩形若狻猊,不能千里走。
岂无鸟兽群,当假风雷吼。
寄谢栖息人,想像真妄有。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狮子岩的景象。狮子岩形状犹如雄狮,但它无法像真正的狮子那样遨游于千里之外。然而,尽管它不能真正移动,但它周围并不缺少鸟兽的群聚,仿佛听到了它们发出的风声和雷声。作者在诗中寄托了自己对那些栖息在狮子岩附近的人们的思念,并且想象着他们与这座岩石的互动,以及对岩石所具有的神奇和威严的臆想。

赏析:
这首诗词以狮子岩为题材,通过对岩石的形象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力的讴歌。诗人以狮子岩的形象,表达了一种沉稳、威严的气质,强调了岩石的坚固和不可动摇的特性。尽管岩石无法真正行走,但它周围却依然有着丰富的生命活动,鸟兽群聚,仿佛在岩石上回荡着风雷之声。

在诗的最后几句中,作者将自己的思念寄托给了那些栖息在狮子岩附近的人们。他设想了这些人与岩石之间的互动,以及他们对岩石所抱持的敬畏和臆想。这种设想和寄托,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情感共鸣,以及对人与自然之间联系的思考。

整首诗词通过运用形象生动的描写和比喻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景物的独特感悟和想象。它让读者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也引发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生命力和想象力的思考。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涂山烽候惊,弭节度龙城。冀马楼兰将,燕犀上谷兵。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凛凛严霜节,冰壮黄河绝。蔽日卷征蓬,浮天散飞雪。全兵值月满,精骑乘胶折。结发早驱驰,辛苦事旌麾。马冻重关冷,轮摧九折危。独有西山将,年年属数奇。烽火发金微,连营出武威。孤城塞云起,绝阵

马嵬山色翠依依,又见銮舆幸蜀归。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

头上高垂碧玉盆,谁将漂絮尚残痕。青天幸自秋江样,须若三丝两缕云。

朱雀桥边旧使星,五年再照大江明。端能记忆诚斋叟,千里书来访死生。

秋旱兼春处处祈,微茫欲雨又还非。汝行恰值此时别,不到为霖不肯归。

时行即行卓然何倚,时止即止廓尔独灵。历万变而不我求功,住一如而不我藏用。

谁识往来意,孤云长自闲。风寒未渡水,日暮更看山。木落众峰出,龙宫苍翠间。

日日南风费挽牵,江神知我意悠然。小舟随水随风住,不羡千帆上水舡。

色与声俱妙,鸟啼花乱开。此时无事恼,有酒待谁来。漂泊迷归路,昏花恣覆杯。已闻雷迸笋,不怕雹惊梅。

端把中庸诵一篇,眼前神物顿森然。尘埃扫尽无他虑,尽管高楼自在眠。

何穴藏贞骨,荒祠见旧颜。精灵应自在,云雨不相关。落石泉多咽,无风树尽闲。唯疑千古后,为瑞向人间。

曾此焚香动圣容。

雨意止还作,天容寒未舒。无聊怀剧论,何幸过穷居。举白夜酾酒,剪黄朝荐蔬。新诗閒鼓吹,旧隐乱丘墟。轩冕时何晚,山林计亦疏。中兴屈群策,入告莫踌躇。

正家丰。不争锋。猛烈灰心王害风。先归三岛峰。马山侗。过临潼。三髻头梳似小童。专专化个同。

归去来兮,斯言可师。我今已归,胡能不如。

边庭汉仪重,旌甲似云中。虏地山川壮,单于鼓角雄。关寒塞榆落,月白胡天风。君逐嫖姚将,麒麟有战功。

济济跄跄蔼缙绅,祝尧均效华封人。觞称凤阙懽声沸,花锡鸾枝内样新。露叶巧裁隋苑彩,天葩先借汉宫春。举头仰戴君恩重,好尽忠诚报紫宸。不用凉州羯鼓催,阳和已逐小春来。谁将万点花间艳,都向百官头上开。样巧賸裁隋苑彩,影摇斜蘸汉宫杯。玉阶再拜君恩重,洋溢懽声遍九垓。

悄然笔下有心期,写出寒梢玉立时。何事巧藏烟雨里,孤标深不愿人知。

连天芳草雨漫漫,赢得鸥边野水宽。花欲尽时风扑起,柳绵无力护春寒。

何事长门闭,珠帘只自垂。月移深殿早,春向后宫迟。蕙草生闲地,梨花发旧枝。芳菲自恩幸,看却被风吹。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