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

为我轻攀绿柳枝,带花低护笑携归。
日长深院微风动,要看鬆绵当面飞。

作品评述

诗词:《杨花》
朝代:宋代
作者:楼钥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为我轻攀绿柳枝,
带花低护笑携归。
日长深院微风动,
要看鬆绵当面飞。

诗意和赏析:
《杨花》是宋代楼钥创作的一首诗词,通过描绘杨花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悦和对自然的赞美。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诗人轻轻攀折绿柳枝,并带着绽放的花朵低低地护在怀中,带着微笑归来。这里,绿柳和盛开的花朵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诗人的笑容则体现了他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日长时,深院中微风轻轻吹动,诗人期待着看到杨花飞舞的美景。这里的深院和微风营造出一种宁静和幽雅的氛围,而杨花飞舞则是春天的象征,也给人带来了一种轻盈和自由的感觉。

整首诗词以杨花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春天和自然的热爱与赞美。杨花作为诗人心中的美好事物,象征着生机和希望,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意境,通过感官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诗人内心的喜悦。同时,诗词中融入了对自然景物的深情赞美,传递出一种亲近自然、追求自由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杨花》这首诗词以其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展现了对春天和自然的热爱之情,使读者能够在情感和意境上产生共鸣,感受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楼钥(一一三七~一二一三),字大防,旧字启伯,自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温州教授。干道五年(一○六九),以书状官随舅汪大猷使全。累官知温州。光宗朝,召爲考功郎,改国子司业,累迁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给事中。宁宗受禅,迁吏部尚书,因忤韩侂胄,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寻知婺州,移宁国府,仍夺职致仕。侘胄诛,起爲翰林学士,累迁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嘉定六年卒,年七十七。赠少师,謚宣献。有《攻媿集》一百二十卷、《范文正公年谱》等。事见《絜斋集》卷一一《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楼钥诗,以南宋四明楼氏家刻本《攻媿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底本残缺部分,据武英殿聚珍版《四库全书》本补足(其中五至七卷,武英殿本分爲四卷,仍改按底本目录爲序)。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药辨君臣医或误,花旌王后俗徒奢。早兰晚蕙真兄弟,我与二难分等差。

皇帝仁孝,总临万方。褒一其观,日严以庄。龙兗翼翼,玉书煌煌。傅之亿世,休有烈光。

烟收雾敛翠成园,来助幽亭眼界奇。衲子若于山索句,稜稜瘦骨不禁诗。

高梧一叶下秋初,迢递重廊旧寄居。月过碧窗今夜酒,雨昏红壁去年书。玉池露冷芙蓉浅,琼树风高薜荔疏。明日挂帆更东去,仙翁应笑为鲈鱼。

仙家瑶林天,移来在江国。谁欤境中人,山立而玉色。

秋草更绿秋林衰,长安游客未成衣。凄凄斗欲变寒色,一夜独语看灯辉。

吴儿能刺舟,其驶剧飞鸟。行行固莫留,望进前山小。家贫吾不忧,身计尔自了。何当还里门,拜庆期秋杪。

谁家秋夜捣衣声,遥忆良人在戍营。野宿貔貅天一角,树移乌鹊月三更。怨怀想像闺中切,逸韵悠扬枕上清。砧杵催成岁迟暮,换时亦觉壮心惊。

二十四番风信,四百八寺楼台。何似草堂梅燕,同人先探春回。

欲谈无应莫吾容,悔不居身可否中。尽日小斋何所乐,芭蕉宜雨竹宜风。

里社久相於,深知我计疏。壮怀方磊磊,别语又渠渠。竟日犹传箭,何时可荷锄。烦君看三径,松与菊何如。

藓壁轻飞雾雨寒,一帘清漱玉珊珊。游鳞莫羡层澜去,镂雪雕冰满肺肝。

金与水,相见两交并。复卦发爻依刻漏,壶中日月结成形。沧海几回

福田资象德,圣种理幽薰。不持金作缕,还用彩成文。朱青自掩映,翠绮相氤氲。独有离离叶,恒向稻畦分。

皇念有神,介我戬彀。登时休明,有此美禄。酌言献之,有飶其香。神兮燕娭,醉此嘉觞。

竹如鹤脚瘦交加,惊识英英玉露沙。一见已知仙同健,高於越箭更无差。

矻矻秭归山,长身困远官。旧租无折变,新路有平宽。报以孙将子,森然玉与兰。自随梅福去,云外跨飞鸾。

弱年知己少,前路主人稀。贫病期相惜,艰难又忆归。事成应未卜,身贱又无机。幸到龙门下,须因羽翼飞。

薛侯故乡处,五老峰西头。归路秦树灭,到乡河水流。看君马首去,满耳蝉声愁。献赋今未售,读书凡几秋。应过伯夷庙,为上关城楼。楼上能相忆,西南指雍州。

五十年间事,浑如晓梦馀。三郎南内里,何况老家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