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五首

失身红尘里,世路转愁深。
不汲寒泉井,何由清我心。

作品评述

《绝句五首》是元代诗人周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失身红尘里,
世路转愁深。
不汲寒泉井,
何由清我心。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在红尘世界中失去自我的感受和对生活的困惑。诗人感到自己的心境变得沉重,因为在世俗的纷扰中,他逐渐迷失了自我。他认为自己无法从冰冷的泉水井中汲取清凉,也无法使自己的内心得到宁静和净化。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迷茫。下面对每句诗进行分析:

1. 失身红尘里:
"失身"意味着失去自我的状态,陷入了红尘世界的迷惑和纠缠之中。红尘指的是尘世间的繁华喧嚣和俗世的纷扰。

2. 世路转愁深:
"世路"指的是人世间的道路,而"转愁深"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困惑和忧伤逐渐加深。诗人对于人生的走向和选择感到迷茫和痛苦。

3. 不汲寒泉井:
"不汲"表示不去汲取,"寒泉井"指的是清凉的泉水井。这句诗意味着诗人无法从冷静和宁静的泉水井中获取心灵的慰藉和净化。

4. 何由清我心:
"何由"表示无从,"清我心"意味着使自己的内心变得清净。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我的净化和内心平静的渴望,但却感到无从实现。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深沉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在世俗纷扰中的痛苦和对内心净化的向往。通过对失去自我的描绘和对清净内心的追求,诗人揭示了人生的困惑和苦恼,以及在尘世中寻求心灵的平静和安宁的难题。

诗词推荐

晓来潮信暂相留,满耳惊涛愁复愁。月殿不知何处在,锦帆摇曳到扬州。

釜下烧桑柴,取茧投釜中。纤纤女儿手,抽丝疾如风。田家五六月,绿树阴相蒙。但闻缫车响,远接村西东。旬日可经绢,弗忧杼轴空。妇人能蚕桑,家道当不穷。更望时雨足,二麦亦稍丰。酤酒田家饮,醉倒妪与翁。

我已空诸幻,君今断后缘。圆明应顿悟,成坏不须怜。玉宇行孤明,冰溪破冥烟。儿曹修非荐,再拜酹寒泉。

兀兀浮生水上萍,百年那得眼长青。醉中但爱杯呼月,镜里惊看髩易星。瓶胆插花时过蝶,石拳栽草也留萤。瑶音到手知音少,默诵南华一卷经。

天地中间一叶舟,与鸥等是此生浮。江淮千里水天碧,南北六朝烟树愁。浪挟禹功吞巨海,寺骑娲石碍中流。渔蓑不涉兴亡事,自醉自醒今白头。

谷□仙田,瑶草谁栽,山中子真。向紫霞洞里,凿开丹室,素华台上,瞻望飙轮。王子吹笙,洪崖握手,烂醉桃花万树春。都休问、蓬莱清浅,天地氤氲。有时澡雪精神。诵蕊笈丹书小篆文。更佩联明月,韧寒秋水,或笞鸾凤,或医麒麟。碧落空歌,紫虚郁秀,径挟飞仙拜玉宸。天门近,听

雨后春光浓似醉。著柳催花,节物侵龙忌。绣褓香闺当日珮。紫兰宫堕人间世。歌管停云香吐穟。碧酒红裳,共祝鱼轩贵。天上阿环金箓秘。龟龄鹤寿三千岁。

暝望香山阁,梯云宿半空。轩窗闭潮海,枕席拂烟虹。朱网防栖鸽,纱灯护夕虫。一闻鸡唱晓,已见日曈曈。

衮衮入蜀者,借公兄弟名。每求归载满,预屏去橐倾。鷃飞虽地控,龙卧常天升。借哉坐时运,久郁时士情。文章何崛奇,冬雷夏增冰。德业又宏济,雉登应牛鸣。已著鼎饪利,不共水火争。我穷未得死,破釜斗粟营。误蒙兼金重,自视一羽轻。唯当刮老眼,云雨看施行。

望云中帝服皇皇,快龙驾翩翩,远举周章。霞佩缤纷,云旗晻蔼,衣采华芳。灵连蜷兮昭昭未央,降寿宫兮沐浴兰汤。先戒鸾章,后属飞帘,总辔扶桑。

照眼红云斗晚霞,重重青盖半倾斜。会须直跨三千仞,移取峰头十丈花。

簿领纷纷惜此时,起携佳客散沈迷。十围但见诸营柳,九曲难寻故国溪。牵埭欲随流水远,放船终碍画桥低。子猷清兴何曾尽,想忆高斋更一跻。

皎洁无瑕清玉壶,晓乘华幰向天衢。石建每闻宗谨孝,刘歆不敢衒师儒。谏修郊庙开宸虑,议按休征浅瑞图。今日攀车复何者,辕门垂白一愚夫。

十里绮罗香不断。

江湖冰泮草生时,鸿雁南来又北归。莫谩说归归不早,青云高处有危机。

夭行失其度,阴气来干阳。重云闭白日,炎燠成寒凉。小人但咨怨,君子惟忧伤。饮食为减少,身体岂宁康。此志诚足贵,惧非职所当。藜羹尚如此,肉食安可尝。穷冬百草死,幽桂乃芬芳。且况天地间,大运自有常。劝君善饮食,鸾凤本高翔。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帝青石作绿冰姿,曾得金人手自持。拘律树边斋散后,提罗花下洗来时。乳麋味断中天觉,麦麨香消大劫知。从此共君新顶戴,斜风应不等闲吹。

满院融融花气。红绣一帘垂地。往事忆年时,只春知。风又暖。花渐满。人似行云不见。无计奈离情。恶销凝。

常修清净去繁华,人识王城长者家。案上香烟铺贝叶,佛前灯焰透莲花。持斋已满招闲客,理曲先闻命小娃。明日若过方丈室,还应问为法来邪。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