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王道损风雨戏寄

小雪才过大雪前,萧萧风雨纸窗穿。
而今共唱新词饮,切莫相邀薄暮天。

作品评述

诗词:《次韵和王道损风雨戏寄》
朝代:宋代
作者:梅尧臣

小雪才过大雪前,
萧萧风雨纸窗穿。
而今共唱新词饮,
切莫相邀薄暮天。

中文译文:
小雪刚刚过去,大雪即将来临,
阵阵寒风和雨水穿透纸窗。
如今我们一同唱新词,畅饮欢乐,
但不要相互邀请到黄昏时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梅尧臣在宋代创作的,题为《次韵和王道损风雨戏寄》。整首诗通过描绘雪天风雨和诗人与友人共饮欢乐的场景,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珍惜当下的情感。

首先,诗人描述了小雪刚刚过去,而大雪即将来临的景象。寒风和雨水穿透纸窗,给人一种寒冷、凄凉的感觉。这种气候的描绘,也可视为诗人内心的映射,表达了他对世俗纷扰的疏离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意愿。

接下来,诗人以“而今”开头,转入另一个场景,他与友人共同唱新词、畅饮欢乐。这里的“新词”可能指的是新的歌曲或诗篇,象征着新的心境和情感的流露。这种聚会的场景给人一种愉悦、欢乐的感受,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和美好时光的珍视与享受。

然而,诗的最后两句警示着读者。诗人告诫大家不要相互邀请到黄昏时分,暗示人们不要过度沉溺于欢乐之中,要懂得适时收敛,避免陷入肤浅的娱乐和浪费时间的行为。这种警示呼应了整首诗的主题,提醒人们要懂得珍惜当下、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深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珍惜友情和美好时光的情感态度,同时也对沉迷于表面娱乐的现象提出了警示。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女萝施松柏,终始相因依。绳索发为婚姻,偕老相与期。夫今戍边城,贱妾无由随。行行日已远,何时定当归。但愿崇勋业,上报明主知。谅君守恒节,妾心终不移。

北风吹雨入篷间,宫女腰肢瘦怯寒。阿监隔船相借问,计程今日到淮安。

客心惊岁春,不奈送愁频。茅屋夜来雪,梅花江上春。驱车断行旅,闭户有高人。奚待扁舟与,风期暗与新。

青鸾庭馆翠重重,雉扇娉娉雍万红。把似牡丹酣富贵,洛阳今是几秋风。

七夕风光岂易阑,一年一度巧相干。不惊高处流星过,尽向今宵仰面看。花月有情天阙冷,胭山随分酒杯寒。从兹肃肃秋阴扣,却恐衣衾未复单。

茂苑闲居木石同,旋开小径翦蒿蓬。虚游心在鸿濛外,穴处身疑培塿中。花影一阑吟夜月,松声半榻卧秋风。百年寄傲聊容膝,何必高车驷马通。

国老无心岂为身,五年朝谒慰簪绅。元臣事业通三世,旧将威名服四邻。遍阅後生真有道,欲谈前事恐无人。比公惟有凌云桧,岁岁何妨雨露新。

初无允诺,宽著程限。一似跳黄河,尽力要合眼。跳过跳不过,直要横担板。南北天高云淡淡,渔歌秋色晚。

一气动芒沕,鸣虫应清商。天机发天籁,托彼恐与螀。凄然起秋声,感我彻肺肠。幽思不自识,远兴来何方。至音有如此,始晤韶与章。风霜入凄断,月露皆悲凉。天地有声乐,呻吟委寒荒。尔非丝竹奏,那得登君堂。

旧居庐岳寺,新化给孤园。还享国人供,应无尘事喧。有来听喻筏,一悟见吹幡。不忆炉峰下,临溪看饮猿。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东坡老,驾勒吾回。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白云天竺飞来。图画里、峥嵘楼观开。爱东西双涧,纵横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争似孤山先探梅。须晴去

寂听郢中人,高歌已绝伦。临风飘白雪,向日奏阳春。调雅偏盈耳,声长杳入神。连连贯珠并,袅袅遏云频。度曲知难和,凝情想任真。周郎如赏羡,莫使滞芳晨。

入夜秋砧动,千门起四邻。不缘楼上月,应为陇头人。

发轫茅檐雨,营炊野店烟。春晴不难解,客恨自多牵。麦浪摇成涌,梅飞去若仙。画中端有句,诗里亦安禅。

江乡节候异中州,十月狂雷震未休。二年到耳同常事,一夜雨声如蚤秋。想见麦畦添宿润,更欣蔬甲长新柔。东堂晚望无氛祲,洗出樊山紫翠浮。

鹤立花边玉,莺啼树杪弦,喜沙鸥也解相留恋。一个冲开锦川,一个啼残翠烟,一个飞上青天。诗句欲成时,满地云撩乱。

广寒宫殿五云边。看天上、烛金莲。香袅御炉烟。拥彩仗、千官肃然。世间王母,月中仙子,花甲一周天。乐指沸华年,更福寿,千年万年。

玉守清无一点尘,泠泠笙鹤下青旻。大期爵德尊三者,上界神仙第一人。经画中原皆向化,燮调四序总如春。自怜九帙须眉老,笼鸽难陪祝寿宾。

鹤发童颜两鬓星,一经庭训已成名。倏惊南岳长庾堕,怪底西岩暮日倾。爵锡九重恩正洽,骨埋三尺土犹馨。贤郎连步从阶上,次弟褒封到墓茔。

眷言怀隐逸,辍驾践幽丛。白云飞夏雨,碧岭横春虹。草绿长杨路,花疏五柞宫。登临日将晚,兰桂起香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