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韩淲的《送吴判官》
拼音和注音
rú jiā chén gào dāng xū mó , fēn fēn mò yàn xíng shì tú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儒家:(名)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一个学派。提倡以仁为中心的道德观念,主张德治。
形势:(名)①事物发展的状况:国内~。②地势:~险要。
纷纷:(形)繁多而杂乱:议论~。②(副)接连不断地:大家~报名。
韩淲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原诗
儒家辰告当吁谟,纷纷莫厌形势涂。
甲兵调度应敌尔,君行鄱水聊载驱。
有文与诗锦机织,夹道云山正堆积。
痴儿固有了官事,归日奚囊观笔力。
别酒无用鲸吸川,芝山杖藜湖接天。
使君自是江海客,有来矍铄当欢然。
如今百事皆撑柱,宽得一分犹复古。
萧条野老为赓吟,此话不同知底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