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和尚赞

布袋包尽太虚空,拄杖击破三千界。
世界若还击得碎,拄杖何止如许大。
若言包得太虚空,虚空却在布袋外。
如何偏爱此等物,常与小儿作一队。
问世人,会不会。
夺了他拄杖,抢了他布袋。
打杀许多小孩儿,看他弥勒何能解。
弥勒抚掌笑呵呵,明月清风无罣碍。
等到龙华三会时,依前有一弥勒在。

作品评述

《布袋和尚赞》是宋代白玉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布袋包尽太虚空,
拄杖击破三千界。
世界若还击得碎,
拄杖何止如许大。

若言包得太虚空,
虚空却在布袋外。
如何偏爱此等物,
常与小儿作一队。

问世人,会不会。
夺了他拄杖,抢了他布袋。
打杀许多小孩儿,
看他弥勒何能解。

弥勒抚掌笑呵呵,
明月清风无罣碍。
等到龙华三会时,
依前有一弥勒在。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布袋和尚的形象和境界,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境地和智慧。布袋和尚是佛教中的一个形象,他的布袋包含了整个宇宙的虚空,他的拄杖能够击破一切界限。尽管世界可能会对他进行反击,但他的拄杖力量是无穷无尽的。诗中提到,虽然布袋包含了太虚空,但太虚空却超越了布袋的范畴。布袋和尚对这些物质并不偏爱,常常与小孩子一起玩耍。

诗词通过质问世人是否能理解布袋和尚的境界,暗示了世人对于真理和智慧的局限。诗中提到,如果有人夺取了布袋和尚的拄杖和布袋,甚至伤害了无辜的孩子,那么弥勒菩萨(佛教传说中的未来佛)又如何解救这一切。最后,诗中描述了弥勒菩萨微笑着抚掌,明月和清风没有任何阻碍。诗的结尾表达了期待在龙华山举行的三会仪式上,弥勒菩萨会继续存在。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布袋和尚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超脱尘世的智慧和境界。布袋和尚代表了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境界,他的拄杖和布袋象征着无尽的力量和智慧。诗中的夸张和对比手法,使得布袋和尚的形象更加生动有趣。在诗的结尾,弥勒菩萨的出现代表了智慧和善良的力量永远存在,无论世界如何变化。

这首诗词通过对佛教形象的描绘,呈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的智慧和力量的理念。它提醒人们要超越物质追求,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整首诗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人们对于真理和智慧的追寻和理解的困难,以及对善良力量的期待。

作者介绍

白玉蟾(一一九四~?),本名葛长庚,因继雷州白氏爲后,改今名。字白叟、以閲、衆甫,号海琼子、海南翁、琼山道人、蠙菴、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紫清真人,闽清(今属福建)人,生于琼山(今属海南)。师事陈楠学道,遍歷名山。宁宗嘉定中诏赴阙,命馆太乙宫,赐号紫清明道真人(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二一)。全真教尊爲南五祖之一。有《海琼集》、《武夷集》、《上清集》、《玉隆集》等,由其徒彭耜合纂爲《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四十卷。事见本集卷首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 白玉蟾诗,以明正统?仙重编《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六卷、续集二卷爲底本。校以影印《道藏》本《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简称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明万历蓝格钞《海琼白真人文集》(简称明钞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刘双松安正堂刊《新刻琼琯白先生集》(简称刘本),清干隆刊《宋海琼白真人诗文全集》(简称干隆本)。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爲一卷。

诗词推荐

江水沛兮。舟楫败兮。我王废兮。趣归于薄。薄亦大兮。四牡跷兮。六辔沃兮。去不善而从善。何不乐兮。

收灯城市接荒村,翁媪耽眠日已暾。何事牧童能早起,缓驱白牯出柴门。

挂绝壁松枯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四周不尽山,一望无穷水,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林泉萧酒逸平生,不识人间宠辱惊。美质自全荆璞贵,嘉名长共洛波清。身虽贫约非原病,诗为穷愁似孟精。命驾高踪久无继,一时风义独归程。

市中有樵山,此舍朝无烟。井底有甘泉,釜中乃空然。我要见白日,雪来塞青天。坐闻西床琴,冻折两三弦。饥莫诣他门,古人有拙言。

水国烟霞客,春来始定居。老逢人事懒,贫觉旧交疎。隙影窥蟾滴,芸香散箧书。西湖风月好,不到一年余。

梅花笑我无佳句,惭愧诗翁亦姓林。细看窗前陨秋叶,谁知雪底得春心。断桥斜径光将夕,淡月疏云趣更深。何处清香恼行客,江头跋马试教寻。

天上三清真境,三皇五帝规模。瞿昙老氏仲尼徒。经史深藏妙素。间有真人出世,来明赤子玄珠。蟾光终日耀昏衢。满目黄芽显露。

楚山争蔽亏,日月无全辉。楚路饶回惑,旅人有迷归。骐骥思北首,鹧鸪愿南飞。我怀京洛游,未厌风尘衣。

寥阳殿古琼关启,祗树园深宝盖张。长啸一声空响答,只疑惊起橘中商。

从古将军自有真。引杯看剑坐生春。扰扰介鳞何足扫。谈笑。纶巾羽扇典刑新。试问天山何日定。伫听。雅歌长啸静烟尘。解道汾阳是人杰。见说。如今也有谪仙人。

人之为善事,善事义当为。金石犹能动,鬼神其可欺。事须安义命,言必道肝脾。莫问身之外,人知与不知。

箧中秋扇委尘埃,春晚炎风拂面来。旧物不辞为世用,故人相见莫心猜。

此日不再得,颓波注扶桑。跹跹黄小群,毛发忽已苍。愿言绩学子,共惜此日光。术业贵及时,勉之在青阳。行己慎所之,戒哉畏迷方。舜跖善利间,所差亦毫芒。富贵如浮云,苟得非所臧。贫贱岂吾羞,逐物乃自戕。胼胝奏艰食,一瓢甘糟糠。所逢义适然,未殊行与藏。斯人已云没,简编

久客知秋早,近湖秋更多。以予眠不稳,知汝夜难过。岁俭山空粟,门閒路没莎。归期毋太晚,亲老鬓俱皤。

壮岁登郎省,旌麾历五州。仁声号循吏,治行最诸侯。忧国言多切,筹边虑更周。积薪无恨望,终老得夷犹。

世传寿可三松倒,此语难为常人道。人能百岁自古稀,松得千年未为老。我移两松苦不早,岂望见渠身合抱。但怜众木总漂摇,颜色青青终自保。兔丝茯苓会当有,邂逅食之能寿考。不知篝火定何人,且看森垂覆荒草。君诗爱我亦古意,秀眉昔比南山栲。复谓留侯不及我,人或笑君无白皁。

落日照江村,秋花艳欲燔[1]。芒鞋遥路客,一步一纷烦。

燕鸿望南飞,春至还北去。托食波浪中,潇湘几回渡。

黄金万缕风牵细。寒食初头春有味。殢烟尤雨索春饶,一日三眠夸得意。章街隋岸欢游地。高拂楼台低映水。楚王空待学风流,饿损宫腰终不似。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