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石守风,望天竺、灵隐二寺

山顶东西寺,江中旦暮潮。
归心不可到,松路在青霄。

作品评述

《界石守风,望天竺、灵隐二寺》是一首唐代诗词,作者是皎然。诗中描绘了山顶上的两座寺庙——天竺寺和灵隐寺,以及归心难达的情景。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界石守风,望天竺、灵隐二寺。
山顶东西寺,江中旦暮潮。
归心不可到,松路在青霄。

诗中以“界石守风”开篇,界石指的是山峰之间的分界石,它在风中守卫着山间的秩序。接着,诗人望见了两座寺庙,分别是天竺寺和灵隐寺。天竺寺位于山顶的东边,而灵隐寺则位于山顶的西边。这两座寺庙如同矗立在天地之间的净土,给人一种宁静与神秘的感觉。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江中的景象,旦暮之时,潮水起伏,此情此景与山顶上的寺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江中的潮水代表着世俗纷扰,而山顶的寺庙则象征着宁静和超脱。

最后两句“归心不可到,松路在青霄”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迷茫。归心代表着回归内心的愿望,但是在现实中却难以实现。诗人感叹自己的归心之路就像松树一般高不可攀,隐喻了一种追求、向往和迷茫。

整首诗通过对山顶寺庙、江中潮水和内心归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与超脱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冲突和隔阂。这种对山水与内心矛盾的描绘与唐代山水诗的特点相契合,给人以沉静和思考的空间。

作者介绍

皎然,名昼,姓谢氏,长城人,灵运十世孙也。居杼山,文章儁丽,颜真卿、韦应物竝重之,与之酬倡。贞元中,敕写其文集,入于祕阁。诗七卷。 皎然,福州人。嗣灵峰。住福州长生山,世称长生和尚。诗二首。(《全唐诗》卷八一五所收皎然为贞元间僧,此为另一人)

诗词推荐

骠骑极豪侈,后房多艳姬。可怜张净琬,不识半酣时。

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八月十五,月圆当户。夜半正明,天晓不露。取个眼兮耳必龚,舍个耳兮目必瞽。君不见老长沙弄爪牙,一踏踏倒小释迦。将谓是个老大虫,元来却是一只虎。

世人怪韩生,画马身苦肥。干宁忍不画骥骨,当时厩马君未知。开元太平国无事,战马卷甲饱不骑。玉关橐驼通万里,长安第宅连诸姨。笙歌锦绣遍一国,六龙长闲空食粟。霜甜秋草沙苑游,日暖春波谓川浴。脽圆腰稳目生光,细尾丰膺毛帖肉。珠鞍玉镫骄不行,岂有尘埃侵四足。韩生丹青

徐家笔力见南唐,今代更推江夏黄。屹立二碑端不朽,未输滕阁擅三王。

肺渴初供醒酒冰,又思携客上峥嵘。十分宇宙无尘事,一色琼瑶是化城。病起未堪论斗醉,诗狂且莫到参横。剡溪可是忙回棹,冻合琉璃作麽生。

暇时结客小舂容,路值重岩紫翠峰。云阁翚飞翼鸾凤,石机动盘屈老虬龙。林扉雨过便秋菊,山寺风清度晚钟。快展眉头须剧饮,天开霁色不妨农。

右军本清真,潇洒出风尘。山阴过羽客,爱此好鹅宾。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

摩拊惸嫠达下情,领州作县总书生。清诗要自清心出,比自新安水更清。

老成浑欲尽,吊客一潸然。遗事人人记,清诗句句传。挂冠疏傅早,乐世白公贤。叹息风流在,埋文得细镌。归隐淮阳市,遨游十六年。养生能淡泊,爱客故留连。倾盖知心晚,论诗卧病前。葆光尘满榻,无复听谈禅。

山侗九愿报师恩。意净心清路坦平。便把无为为造化,不凭有作作经营。恰如逗引龙和虎,还似般调姹与婴。活乐丹成蓬岛去,和公师叔远来

我昔泝三峡,仰天如匹练。安得中天月,正用此时见。

先帝方归盛德园,龙輴半夜浙江边。孤臣泣血无他请,愿把奸臣诉九天。

怅望南徐登北固,迢遥西塞恨东关。落日临川问音信,寒潮唯带夕阳还。

经行犹记髧髦初,所至浑如过故墟。桥废夕阳空鹤表,碑亡春草没龟趺。荒郊渺渺羊牛下,丛木萧萧鸟雀呼。可恨一衰今至此,右携筇杖左人扶。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豔豔春风雨半收,少年疏诞称春游。将军雪散桥边市,骑省花开县外楼。草嫩玉堤藏堕珥,酒浓金盏滑歌喉。谁能借取瑶池马,乱踏红尘四百州。

闲花不遣倚门墙,独挹芙蕖冉冉香。艳质施朱窥宋玉,冰姿傅粉试何郎。青茎翠盖元相映,缟袂霞裾各自芳。闻道金銮行豹直,炬莲先已兆嘉祥。

江上胥山古木阴,祠堂气象亦萧森。江云不散忧君色,山月犹明死国心。迁史简编今断缺,吴人牲酒日肥深。鄙怀异代悲忠烈,一拜威灵泪满襟。

朔云暗天垂到地,朔风裂山吹脱耳。长江万顷一艇子,一夜雪寒不成睡。诗翁晓起鬓蓬松,缩颈微掀黄篾篷。夜来急雪已晴了,东方一抹轻霞红。江梅的皪开独树,篷间截入梅尺许。老干新枝紫复青,花琱白玉须黄金。满身满面都是雪,梅雪却与霞争明。不知诗翁何处得霜锯,和雪和梅斸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