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陈维崧的《武陵春.舟次虎邱》
拼音和注音
sì wài rén jiā qiáo shàng lóu , chūn shuǐ jìn qíng liú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春水:1.春天的河水。《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黄武元年,迁左将军”裴松之注引晋张勃《吴录》:“及春水生,潘璋等作水城於上流。”唐杜甫《遣意》诗之一:“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元杨维桢《雨后云林图》诗:“浮云载山山欲行,桥头雨餘春水生。”2.喻女子明亮的眼睛。唐崔珏《有赠》诗:“两脸夭桃从镜发,一眸春水照人寒。”3.指帝王春季游猎。《金史·舆服志下》:“其从春水之服则多鶻捕鹅,杂花卉之饰。”《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十四年》:“朕今岁春水所过州县,其小官多干事,盖朕尝有赏擢,故皆勉力。”
人家:(名)①住户:这个村子有百十户~。②家庭:勤俭~。③指女子未来的丈夫家:她已经有了~儿了。
尽情:(副)尽量放开情怀,不加约束:~欢笑|~歌唱。[近]尽兴。
外人:(名)①指没有亲友关系的人。②指某个范围或组织以外的人。③指外国人。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原诗
四面吴山争窈窕,浓绿罨归舟。
寺外人家桥上楼,春水尽情流。
主簿祠前斜日漾,惹起旧时愁。
石上苔痕青未休,曾做少年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