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僧

重城须久住,尘事日全无。
落叶惊秋信,思山展旧图。
貌同仙鹤瘦,心似片云孤。
念我浮名在,还将静者殊。

作品评述

《赠僧》是宋代文人寇准的一首诗。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重城须久住,
尘事日全无。
落叶惊秋信,
思山展旧图。
貌同仙鹤瘦,
心似片云孤。
念我浮名在,
还将静者殊。

诗意:
这首诗是寇准写给一位僧人的赠诗。诗人表达了对僧人修行之道的赞美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之情。诗中透露出对僧人清净心境和追求真理的向往,以及对自己浮躁名利的反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追求内心宁静和超脱尘世的心境。首句"重城须久住,尘事日全无"表达了对繁华都市生活的厌倦,希望能在宁静的地方长久居住,远离尘嚣。接着"落叶惊秋信,思山展旧图",诗人通过描绘落叶惊动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的流转和变迁的感慨,同时表达了对归隐山林的向往。

下文"貌同仙鹤瘦,心似片云孤"则描绘了僧人的形貌和心境。仙鹤是古代文人崇尚的象征,诗人将僧人比喻为仙鹤一般瘦削,形象地表达了僧人潜心修行的状态。"心似片云孤"则表达了僧人内心的孤独和超脱,他的心境高远如同孤独飘浮的云。

最后两句"念我浮名在,还将静者殊"是诗人对自己的反思。诗人自省自己在尘世间追逐名利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与追求内心宁静的僧人存在着差距。他希望能够放下浮躁的名利之心,向往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清净心境和追求的赞美,以及对自己浮躁名利的反思,表达了对内心宁静和超脱尘世的向往,展现了寇准深沉的思想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作者介绍

寇准(九六二~一○二三),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移大名府成安县。累迁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淳化二年(九九一),拜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同知枢密院事。四年,罢知青州。五年,拜参知政事。至道二年(九九六),罢知邓州。真宗即位,迁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咸平六年(一○○三),迁兵部侍郎,爲三司使。景德元年(一○○四),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同年冬,契丹攻宋,准力谏真宗亲征,至澶州(今河南濮阳),迫成和议,是爲“澶渊之盟”。三年罢相,爲刑部尚书,知陕州。后迁兵部尚书,入判都省。大中祥符七年(一○一四),復拜同平章事、枢密使。八年罢。天禧三年(一○一九),又授同平章事,充景灵宫使。四年六月,坐与周怀政谋请太子监国、禁皇后预政、奉真宗爲太上皇事,罢相,封莱国公,寻贬道州司马。干兴元年(一○二二),再贬雷州司户参军。仁宗天圣元年,以疾卒于雷州,年六十二。后十一年,诏復太子太傅,赠中书令、莱国公,又赐謚忠愍。有《忠愍公诗集》三卷,集前附有孙汴所撰神道碑。《宋史》卷二八一有传。 寇准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明嘉靖间蒋鏊刻《忠愍公诗集》三卷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间吴调元辨义堂刊《寇忠愍公诗集》三卷本(简称吴本),清初《两宋名贤小集》钞本所收《寇莱公集》七卷本(简称集本)。採录清鲍廷博校记(简称鲍校)、劳权校记(简称劳校)、近人傅增湘校记(简称傅校)、张元济校记(简称张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彭元瑞知圣道斋钞本、李文田跋钞本,俱系出自蒋本、吴本,然四库本补了各本残缺的文字,少数异文有参考价值,故亦出校记注明。另辑得集外诗十五首,编爲卷四。《宋诗纪事》所收《春恨》一首,系唐人来鹄所作,今归诸附录。

诗词推荐

清诗吟赏慰花神,唤起风情寂寞滨。正是参军旧题处,须公还作一家春。

五岭麦秋残,荔子初丹。绛纱囊里水晶丸。可惜天教生处远,不近长安。往事忆开元,妃子偏怜。一从魂散马嵬关,只有红尘无驿使,满眼骊山。

宿雨初晴晓日晶,弥川满谷白云平。灿银堆裹素螺髻,画出江潮万里横。

雨润梨花雪未干。犹自有春寒。不如且住,清明寒食,数日之间。想君行尽嘉陵水,我已下江南。相看万里,时须片纸,各报平安。

池上木芙蓉,晓寒摧折之。绿叶未尽雕,红芳已先萎。空得拒霜名,憔悴不得持。人生亦如此,荣盛须及时。少壮不久留,老疾仍相随。腾腾当任运,惨惨徒自悲。万古同有尽,华颠无再缁。及今幸强健,不乐将何为。

争开不待叶,密缀欲无条。傍沼人窥监,惊鱼水溅桥。

北斗璇魁,南闽元帅,西清真地行仙。东林白社,依约认前缘。霞洞天台万叠,记当时、秀减山川。三生梦,岩公宝刻,云锁石桥边。时度御炉吹雾,宫烛传烟。望图中家庆,朱紫蝉联。入见辕门佳节,到新春、长是开筵。明年看,五云深处,黄发映貂蝉。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清秋多暇日,况乃是夫君。习静通仙事,书空阅篆文。剑飞终上汉,鹤梦不离云。无限烟霄路,何嗟迹未分。

游子新从绝塞回,自言曾上李陵台。尊前语尽北风起,秋色萧条胡雁来。

旅泊桐庐郡,溪山过所传。稍宽游子恨,知有丈人贤。水落鱼虾聚,林疏橘柚悬。淹留拚宿醉,卧扣月中船。

每看阙下丹青树,不忘天边锦绣林。西掖垣中今日眼,南宾楼上去年心。花含春意无分别,物感人情有浅深。最忆东坡红烂熳,野桃山杏水林檎。

蓝田玉种。为我酬清供。香压冰肌犹怕重。更倩留仙群捧。看花美倩偏工。举花消息方浓。此笑知谁领解,无言独倚东风。

平生心迹最相亲,欲隐墙东不为身。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可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

溪流直傍长堤去,缭乱半山桃李花。极知渡口好春色,却下扁舟步晚沙。

秋色上庭枝,愁怀切向谁?青云无势日,华发有狂时。枕上闻风雨,江南系别离。如何吟到此,此道不闻知。

冰霜节候迟,淮楚早春时。白草风头急,黄云日脚垂。鸟声投古戍,马力倦长陂。吾有官箴畏,劳生尔浪为。

浩浩元精,无臭无声。临下有赫,得一以清。备物致享,荐兹至诚。泰尊奠献,夙夜齐明。

柳花才落未成绵,海蕊初分半尚攀。鸭甲不鸣深院昼,一床真梦不论钱。

今年寒较早,十月雪霏霏。冰渚鱼深逝,风林鸟倦飞。家人催买炭,客子虑无衣。便好骑驴过,羊羔酒正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