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

壁立东南第一峰,问知名道葛仙翁。
丹砂灶逼云头近,玉井泉流海眼通。
六字籀文天篆刻,数间洞屋石帡幪。
我来整屐层巅上,无数群山下风。

作品评述

《洪山》是宋代韩伯修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洪山,壁立于东南第一峰,
我问洪山知名的道士葛仙翁。
丹砂灶逼近云头,
玉井泉水流向海眼的通道。
洞屋数间刻满了六字籀文和天篆,
石帡幪遮蔽了洞窟的入口。
我来到洪山巅峰之上,
无数群山在我脚下迎风而去。

这首诗词描绘了洪山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洪山是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的一座著名山峰,被视为东南之巅。诗人韩伯修在诗中以自己的视角来描绘洪山的景色和传说。

诗的开头,韩伯修以"壁立东南第一峰"来形容洪山的高耸挺拔,似乎是一道巨大的屏障,迎接着东南方向的来客。接着,诗人提到了洪山上著名的道士葛仙翁,这位葛仙翁是道教中的仙人传说,与洪山有着密切的关联。

第三、四句描述了洪山洞窟中的奇异景象。"丹砂灶逼近云头"表明洞窟中的丹砂炉火熊熊燃烧,似乎要冲破云层。"玉井泉水流向海眼的通道"则描绘了洞窟中的玉井泉水,如同一条通向大海的水道,使得洞窟内部充满了神秘的气息。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洞窟的装饰。"六字籀文天篆刻"描述了洞窟中刻满了六字经和天篆的纹饰,显示了其历史悠久和文化内涵。"数间洞屋石帡幪"则描绘了洞窟内部的房屋和石头的遮掩,给人一种幽静和神秘的感觉。

最后两句是诗人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我来整屐层巅上"表达了诗人登上洪山巅峰的决心与喜悦,同时也显现了他对洪山壮丽景色的向往。"无数群山下风"则描绘了站在洪山巅峰之上,俯瞰下方的山峦众多,风吹拂而来,给人一种广阔和悠远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洪山景色和传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洪山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山巅之上广阔天地的憧憬和豪情。该诗词以崇山峻岭为背景,以自然景观和文化内涵为元素,融合了山水之美和人文之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推荐

一簇僧房路屈盘,不逾城郭到林峦。何人为假丹青手,写入轻绡挂壁看。

篱外清阴接药栏,晓风交戛碧琅玕.子猷没后知音少,粉节霜筠漫岁寒。

迎潮小艇漉鱼虾,临水居人引钓车。不怕桃源迷处所,潮回应带树头花。

登楼眺望雪晴天,银作高山玉作田。最好夜深明月上,素娥滕六斗婵娟。

庵虽小,寂寂寥寥勿边表。於中独有一天真,透色融声常皎皎。

绿柳三春暗。红尘百戏多。东门向金马。南陌接铜驼。华轩翼葆吹。飞盖响鸣珂。潘郎车欲满。无奈掷花何。

宵景霁,河汉清夷。旷典讲明时。合祛升侑,孝德爰熙。陈裸閟宫,澹觞太室,来奏天仪。驷苍螭。玉辂驭蕤绥。觚陆展躬祠。长梢饰玉,翠羽秀金支。华始倡,雅韵出宫垂。神来下,云车风马,缤暗蔼、宴栖迟。毕觞流胙,紫烟竣事,棠梨回谒,宣室受蕃厘。盛德无心专飨,端为民祈。云

万紫千红处处飞,满川桃李漫成蹊。狂风猛雨日将暮,舞榭歌台人乍稀。水上漂浮安有定,径边狼籍更无依。流莺不用多言语,到了一番春已归。

早岁类寒蛩。晚节遭逢。曾开黄卷侍重瞳。归去青藜光照牖,阶药翻红。出昼颇匆匆。主眷犹浓。除官全似紫阳翁宝文、漳州。换个新衔头面改,又似包公辞郡得小龙。

璧水蓬山遍羽仪,颂台公府更光辉。紫荷到眼垂持橐,黄菊关心便拂衣。鬻子运筹年尚少,买臣衣绣日思归。小烦论蜀须还报,却袖香烟侍太微。

虹影界开微惨淡,雁痕点破更凄清。一番雨过天容碧,尽是西风染得成。

晓听枫桥钟,暮泊松江月。斯人亦可人,淡墨写愁绝。

动地阴风劲,连云白草齐。闻琴空仰秣,践雪忆归蹄。金埒心宁恋,鹽车困欲嘶。过关拖疋练,渡水惜鄣泥。五路鸾旗缓,千金碣馆迷。羁魂重怀土,不寐到晨鸡。

水国微茫境不凡,箨冠萝带芰荷衫。云归洞口鹿常卧,叶落巢门鸟自衔。采药道人过峭壁,汲泉童子下层岩。名山书卷封题处,多少烟霞护玉函。

洲渚但明月,人烟如晓星。春泥才故里,秋水又浮萍。衣破披蓑冷,厨空煮草腥。抱儿含笑语,衣里麦青青。

溪上浮花片片轻,溯流登岸得山行。僧房幽绝云居小,春日阴睛野色明。永远林栖真有道,溺沮耕养亦忘情。此身此意何年遂,空使常谈笑老生。

朱字衙香伴玉炉,丁丁莲漏月来初。文龙画烛摇红影,淮拟君王夜读书。

湖海今年最倦游,春来新上浙西舟。天寒岁暮钱清路,又踏严州向婺州。

入到春来转见愁。

扫径花零,闭门春晚。恨长无奈东风短。起来消息探荼コ,雪条玉蕊都开遍。晚月魂清,夕阳香远。故山别后谁拘管。多情於此更情多,一枝嗅罢还重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