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贯休的《山居诗二十四首(其十四)》
拼音和注音
kě lián rǎo rǎo chén āi lǐ , shuāng bìn rú yín shì shì má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可怜:(动)怜悯。[近]怜悯。②(形)值得怜悯。[近]可惜。③(形)(数量少或质量差得)不值得提起:他的知识贫乏得~|少得~。
尘埃:(名)尘土。
双鬓:两边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
扰扰:(书)(形)形容纷乱。
贯休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原诗
岚嫩风轻似碧纱,雪楼金像隔烟霞。
葛苞玉粉生香垄,菌簇银钉满净楂。
举世只知嗟逝水,无人微解悟空花。
可怜扰扰尘埃里,双鬓如银事似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