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韩建宁赴召二首

忆公典选继昌黎,是我学人行卷时。
香火奉祠虽觖望,簿书栖邑尚淹期。
长年敢有飘零恨,末路欣逢陶冶私。
自度才能不堪举,直思求地勉寒饥。

作品评述

《送韩建宁赴召二首》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根据您提供的信息进行的分析。

中文译文:
忆公典选继昌黎,
是我学人行卷时。
香火奉祠虽觖望,
簿书栖邑尚淹期。
长年敢有飘零恨,
末路欣逢陶冶私。
自度才能不堪举,
直思求地勉寒饥。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对韩建宁的送别。韩建宁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事,他被召唤去从事一项重要的职务。作者在诗中回忆起与韩建宁一起学习的时光,以及他们共同追求进步的经历。尽管作者对韩建宁受到重用感到羡慕,但他也意识到自己的才能有限,无法达到同样的高度。然而,作者仍然心怀感激,因为在他走向晚年之际,他有机会与韩建宁这样的有才华之人交往,从而获得启迪和陶冶。

赏析:
这首诗以忆往昔和送别的情感为主题,通过对韩建宁的赞扬和自省,展示了作者对才能和机遇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表现了作者对自身才能的不足和对韩建宁成功的羡慕之情。然而,作者并没有沉溺于自怨自艾,而是以一种豁达的态度欣赏自己所拥有的陶冶和启示。作者通过描述自己的处境,表达了对未来的渴望和对奋斗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韩建宁的送别和自我反思。通过对才能与机遇的思考,作者展示了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希望。这首诗词既有情感的流露,又有对自身局限的认知,给人一种深思熟虑的感觉。同时,它也传递了对友谊和人生价值的思考,使读者能够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从中汲取一些启示。

作者介绍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诗词推荐

无田士相吊,亦以废燕乐。我官虽在朝,得饮乃不数。诗书向墙户,宾至无杯杓。空取上古言,酬之等糟粕。有如扬子云,岁晚天禄阁。但无载酒人,识字真未博。叔兮归自东,一笑堂上酌。绪余不及客,儿女聊相酢。高谈非世欢,自慰亦不恶。寄言繁华子,此趣由来各。

阿茸十五腰肢好,天与怀春风味早。画眉匀脸不知愁,殢酒熏香偏称小。东城杨柳西城草,月会花期如意少。思量心事薄轻云,绿镜台前还自笑。

橘花风信满院香。摘青梅、犹自怕尝。向绿密、红疏处,喜相逢、飞下一双。堪怜堪惜还堪爱,唤青衣、推上绣窗。暗记得、凭肩语,对菱花、啼损晚妆。

舜化无偏党,尧年久耄期。世间人自哭,天上事难知。终让东封礼,遂成南狩悲。金銮旧学士,头白涕涟洏。

日落五原塞,萧条亭堠空。汉家讨狂虏,籍役满山东。去年出飞狐,今年出云中。得地不足耕,杀人以为功。登高望衰草,感叹意何穷。

一病忽两月,蓬头夏涉秋。形羸心自壮,手弱笔仍遒。昨夜灯如喜,今宵蝶莫愁。问谁驱五疟,正与五穷谋。

芒鞋踏遍翠微中,拭目群峰势插空。石罅迸泉珠跳白,山花落涧锦浮红。一天星澹猿啼晓,万壑云生虎啸风。药臼丹炉经世远,轩皇曾此驾飞虹。

冥路杳杳人不知,不用苦说使人悲。喜得逢君传家信,后会茫茫何处期。

老树老且枯,数柯枝缀之。虫来食其叶,藤来缠其皮。幸然根本坚,未至甚雕披。风霜既无损,雨露犹见私。如何乌乌辈,同巢自倾危。斗击翼似斧,啄伤嘴如锥。树色岁时减,树力日夜衰。回头试一顾,但可相扶持。

歌骚读尽远游篇,淡日寒空引绋天。绕浦黄花秋易老,晚香留付子孙贤。

吹香嚼蕊。独立东风里。玉冻云娇天似水。羞杀夭桃秾李。如今见说阑干。不禁月冷霜寒。垅上驿程人远,楼头戍角声干。

倚石为城竟是痴,春风秋雨柰何其。山容似铁犹能改,世事如棋未可知。庙食孙郎馀草莽,龛灯弥勒賸流离。相逢一笑真难得,把笔赓诗记此时。

当时尝爱酒,此夕更登楼。月有十分好,人无一点愁。云山开宿雾,灯火近清秋。何事太孤绝,前身是楚囚。

勤勤物外修,谨谨心中扫。渐渐绝尘缘,细细通玄奥。灵灵大药成,灿灿神光好。得得遇仙槎,稳稳归蓬岛。

岐分丝染太唠唠,果缀花联败祖曹。妙握司南造化柄,水云器具在甄陶。屏割繁碎,剪除氄毛。星衡藻鉴,玉尺金刀。黄蘖老,察秋毫,坐断春风不放高。

丁男负荷力已疲,弱妻稚子颜色悲。亲戚坟墓谁忍弃,嗟尔岂愿为流移。春蚕成茧谷成穗,输入豪家无孑遗。丰年凛凛不自保,凶年菜色将何如。但忧衔恨委沟壑,岂暇怀土安室庐。故乡既已不可居,他乡为客将谁依。黄鸡啄黍白酒熟,去家未久吾怀归。农桑不事得温饱,见尔令人颜忸怩。

今年寒食月无光,夜色才侵已上床。忆得双文通内里,玉栊深处暗闻香。花笼微月竹笼烟,百尺丝绳拂地悬。忆得双文人静后,潜教桃叶送秋千。寒轻夜浅绕回廊,不辨花丛暗辨香。忆得双文胧月下,小楼前后捉迷藏。山榴似火叶相兼,亚拂砖阶半拂檐。忆得双文独披掩,满头花草倚新帘。

不惜黄金募铁椎,祖龙身在魄先飞。齐田楚项纷纷起,输与先生第一机。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笔势之伟,笔意之诣,笔法之粹,是三者固定足以名家而无愧矣。於虖,佑陵天纵八体,公蒙识拔,独在初岁,亦宜有此具美也。宝此幅纸,以见太平之游艺,惟秘阁是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