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杜甫的《咏春笋》
拼音和注音
wú shù chūn sǔn mǎn lín shēng , chái mén mì yǎn duàn háng rén 。
翻译及意思
无数的春笋生满竹林,不仅封住了柴门还堵住了道路。
词语释义
行人:(名)在路上走的人。
柴门:1.用柴木做的门。言其简陋。2.代指贫寒之家;陋室。3.犹杜门,闭门。
断行:断行duànxíng指断然施行。
无数:无法计数。形容数目极多;心里没底。
春笋:春季长成或挖出的各种竹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原诗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