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丛花 初春病起

今年春浅腊侵年。
冰雪破春妍。
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
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
朝来初日半含山。
楼阁淡疏烟。
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
衰病少情,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

作品评述

【注释】:
此词抓住“初春”和病愈初起这一特殊情景和特有的心理感受,描写词人初春病愈后既喜悦又疏慵的心绪。
“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三句,写春寒犹重,而用腊侵、雪破表述,起笔便呈新奇。“东风”二句进一步刻画“ 今年春浅 ”的特色--不光春来得迟,而且即使“有信”也“无人见 ”,春天只在“柳际花边”露了此“微意 ”。这既表现了今年初春的异常 ,同时也暗中透露了词人特有的乍觉乍喜的心情。
此处“微意”和“柳际花边”启人联想 ,含蕴深细,极见个性。接下去“寒夜”三句,直抒感受和喜悦心情:初春时节,纵然夜寒且长,但已是大地春回,“孤衾易暧”了 ,就连那报时钟鼓,也觉其音韵“清圆”悦耳。至此,初春乍觉而兴奋之情,极有层次、极细腻地刻画了出来。
下片前二句写初春晨景,仍贴合着“病起”的特殊景况,只写楼阁中所见所感 ,“初日半衔山,楼阁淡疏烟 。”景象虽不阔大 ,但色调明丽,充满生机,清新可喜。这既是初春晨景的真实描绘,又符合作者独特的环境和心理感受。以下二句又由眼前景而说到游人郊苑寻芳,进而联想到“小桃杏应已争先”。“争先”即先于其他花卉而开放,此处只说推想,未有实见,还是紧扣“初春病起”的独特情景落笔,写得生动活泼,意趣盎然。这四句与上片前四句在写法上有所不同,上片前四句叙事兼写景,景是出以虚笔;下片四句写景兼叙事,景则有实有虚。这样不但避免了重复呆板,同时也符合词人病起遣兴的逻辑。上片写日出之前初醒时的感受和心情,故多臆想之辞,病起逢春,自然兴奋愉悦;下片写日出之后,见到明丽的晨景 ,故以实笔描画 ,这既合乎情理,又为下文蓄势。词人由眼前景,自然会联想到寻芳之趣,联想到楼阁之外明媚春光之喜人,因而理应也“作寻芳计”。
最后三句“衰病少悰,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 ”,陡然逆转,与前景前情大异其趣。这曲折的波澜,实际上却仍是紧扣“病起”二字。因为尽管春回大地,而病体方起,毕竟少欢乐之趣。“疏慵”对“少悰”,“爱眠”应“衰病”,“日高眠”合“寻芳计 ”,这样上文逢春情绪到此处一跌。这种心理上的变化,正是“病起”者特有的,对此,此词表现得刻细腻,真切动人。
这首词在极普通、极寻常的生活感受中,写出了作者的个性 、襟怀和心绪,堪称随境兴怀 、因题而著、景无不真、情无不诚的佳作。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舟解风还顺,江神亦世情。滞留三月过,攀送一帆轻。行此关吾道,穷通任此生。梅梢春已动,冰雪漫纵横。

春天

合数冰莲,注情金叶。臂痕犹记嗔时迹。小楼几个月黄昏,荷香柳影都知得。问字灯深,学书窗黑。衣襟诗卷留残墨。想思不抵藕丝长,梦云断处吴山碧。

春天

晚春风雨后,花絮落无声。绿泛新荷出,青铺细草生。私蛙为谁噪,老犬伴人行。旧日狂宾客,樽前笑不成。

春天

文字未科斗,图书未龟龙。粲然天地间,此理触处逢。是谓象这祖,而为数之宗。吴犧古神圣,先得人所同。文因而繇之,旦出亦并雄。讫于我孔圣,天命滋益恭。浑然一理贯,密察而从容。刮变与象占,四者固所崇。推辞以知变,象占在其中。荒荒秦汉后,学者昧所从。不以灾异会,则心

春天

仙掌凌空沆瀣秋,大田多稼似云浮。天边霁景芙蓉阙,江上残芳杜若洲。东观群儒宣宴乐,南荆遗俗重嬉游。宸章忽降容瞻睹,疑是神龟负九畴。

春天

稚子谁怜衰病馀,戏残闹草绕庭除。朝来竟学黄家画,画破新传几本书。

春天

寒暄皆有景,孤绝画难形。地拱千寻嶮,天垂四面青。昼灯笼雁塔,夜磬彻渔汀。最爱僧房好,波光满户庭。

春天

回龙寺壁看维摩,最得曹吴笔意多。风雨尘埃昏欲尽,何人更著手摩挲?

春天

江上秋风急,天寒雁南归。客子眷长途,中心一何悲。顾瞻望四方,有怀当告谁。霜露日夜零,百卉厌其枝。衰谢不待期,荣盛安可追。太息复太息,怆悢涕沾衣。

春天

晚霭沈山月隐林,终朝好学仲长瘖。忍将老易供书画,更与何人得断金。

春天

世上升沉都梦里,春来强健斗樽前。公田种秫全抛却,坐客无毡谁与钱。春深风雨半相和,节物令人意绪多。中酒何须问贤圣,和诗今尚许羊何。

春天

骊岫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平明每幸长生殿,不从金舆惟寿王。

春天

俟命循天更不疑,朵颐那可换灵龟。逍遥岂在揄枋外,问著扶摇总不知。

春天

无才济苍生,竹林远棲遁。中有圣人书。饭蔬自无闷。

春天

谁将玉女对妆台,曲水分明一鉴开。铁石肺肠尘梦断,任他云雨逐人来。

春天

山圃饶秋色,林亭近晚晴。禽虫依月令,药草带人名。排石铺衣坐,看云缓带行。官闲惟此乐,与世欲无营。

春天

迟日惠风柔。桃李成蹊绿渐稠。把酒尊前逢盛旦,凝眸。十里松湖瑞气浮。功业古难侔。宜在凌烟更上头。彩色□闲浮喜气,风流。千岁三公

春天

小郎斫案怒生嗔,亚媚提兵算若神。借使横江风不便,可能铜雀锁佳人。

春天

危亭临霁景,金碧迥纷纷。天映中原气,山横万古云。夕阳寒未敛,孤鹜远犹闻。俯仰怀前哲,清樽为苾芬。

春天

长笛声中海月飞,桃花零落满庭墀。魂销事去无寻处,酒醒孤吟不寐时。萱草岂能忘积恨,尺书谁与达相思。悠悠方寸何因解,明日江楼望渺瀰。

春天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